地理书
二十四种,三十七卷。清张湘撰注。张湘字灵源,武陟(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张湘好堪舆之学,整理自古流传的堪舆类著作,为之订正注释,如《玉尺辨正》二卷、《辅星水法注》一卷等多种,其自撰书仅五种,如《地理启后录》四卷、《罗经真旨秘传》一卷等。相地之学,自古流传,自有其缘故所在,然后世之作多涉玄怪,故同其他术数类著作大都不为人所重,但可供研究此类问题者作集中之史料。有清道光咸丰间张氏手稿本。
二十四种,三十七卷。清张湘撰注。张湘字灵源,武陟(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张湘好堪舆之学,整理自古流传的堪舆类著作,为之订正注释,如《玉尺辨正》二卷、《辅星水法注》一卷等多种,其自撰书仅五种,如《地理启后录》四卷、《罗经真旨秘传》一卷等。相地之学,自古流传,自有其缘故所在,然后世之作多涉玄怪,故同其他术数类著作大都不为人所重,但可供研究此类问题者作集中之史料。有清道光咸丰间张氏手稿本。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此剧情境纯属虚构,叙述作者自身感受。此剧主人公为作者本人,去游览水月村,在村中遇一老道人,将作者引入家中与其谈论诗文,其女文倩并将所作诗请作
八卷。明顾祖武(生卒年不详)编。顾祖武字尔绳,号塘,江苏无锡人。此书搜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钟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聱牙沈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
七卷。清帅念祖(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陕西布政使,缘事谪戍军台。本集前有何焯作序,称念祖塞上所作,
四卷。清黄淦撰。淦字纬文,号绮霞,浙江杭州人,乾隆时举人。其著述有《七经精义》,《周易精义》为其中之。此书不列经文,不解章句,只就各家之说分条列举,亦不参杂己见。所集各家大体以宋儒为主。其友萧山王宗炎
明黄宗羲(1601-1695)撰。宗羲字太冲,号梨州,余姚人。康熙中举鸿博,荐修《明史》,均力辞。诏取所著书宣付史馆,史局大案,必咨之。卒年八十有六。著有《南雷文定》、宋元明儒学案等书数十种。学者称其
无卷数。清末民初廖平撰。据光绪《井研志·艺文志》载,廖平曾著《易类生行谱》二卷,此书不用京氏八宫法,而是以每卦内三爻为生,外三爻为行,合生与行,每卦为一图,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今原书不存。此书是其例言
十卷。东汉郑玄(见《周易注》)撰,黄奭(生卒年待考)辑。黄奭字右原,江苏甘泉人,道光壬辰(1832)钦赐举人,清代经学家。著作有《尔雅古义》十二卷,《尔雅众家注》二卷,《字书》一卷,《小学》一卷,《范
七卷。旧本题明李日华(生卒年不详)撰。李日华著有《梅虚先生别录》。旧说本书所列姓氏,依《百家新笺》。《百家新笺》为黄周星所编,以“朱王万寿”为首句。黄周星崇祯十三年进士。《百家新笺》后有自跋,称书成于
四卷。清张彤修,张诩纂。张彤字虎拜,乌程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由宜良知县历升山东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兵备道,嘉庆九年(1804)任。任职四年,岁丰民和。张诩,邑人。张彤莅任后,见掖志自前令张
三卷。元吾血衍(1272-1311)撰。血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属浙江)人。以讲学为生。另著有《晋史乘》、《周秦刻石释音》、《续古篆韵》、《学古篇》、《闲居录》等。此为诗集。“其诗颇效李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