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国朝柔远记

国朝柔远记

二十卷。清王之春(1842-?)撰。王之春,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字爵棠,又作芍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后裔。青年时期投身幕府,曾随曾国藩、李鸿章等征战,累官至安徽巡抚、广西巡抚。著述甚富,有《防海纪略》、《谈瀛录》、《使俄草》、《国朝柔远记》、《椒生随笔》等。是书是据上谕、官书、奏疏、西人图志及诸家私著等有关材料编成,较全面地记述了光绪以前清代的中外关系。书前有彭玉麟、谭钧培、卫荣光、俞樾、李元度所作序及自序,俞樾序称此书“凡所以控御八荒,怀柔万国者皆在焉”。前十八卷为正编,以编年形式记述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对外交涉事及通商始末,并涉及清朝同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若干史事;附编二卷,卷十九为“蠡测卮言”,记述了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势力消长与西方势力之东侵,阐明时政方策,分13篇,即:慎约议、联与国、广学校、精艺术、固边圉、修船政、兴矿利、防漏税、强兵力、练民团、禁贩奴、编教民、论***。卷二十为“寰瀛一览”,列有《沿海形势略》,《环海全图》、《沿海舆图》、《三岛(台湾、澎湖、琼州)分图》等,图后附说,概要介绍地理形势、风俗人情及物力盈缺等。是书初刊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广雅书局刻本。后有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宝善书局本、二十七年(1901年)上海日新社本和同年上海申昌社本等石印本,且更名为《国朝通商始末记》(或《中外通商始末记》、《各国通商始末记》、《通商始末记》)。1989年6月,中华书局将是书作为《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之一出版,由赵春晨点校,改书名为《清朝柔远记》,书后附有人名索引及域外地名今释。

猜你喜欢

  • 南湖诗集

    四卷。明张铤撰。张铤,字世文,一作世昌,号南湖。明代诗词作家。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次参加会试,皆落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在任间,校刻了《西昆酬唱集》、秦观《淮海集

  • 甘露园长书

    六卷。短书 十一卷。明陈汝锜(生卒年不详)撰。陈汝錡,字伯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嘉靖中由贡生官建阳县训导,在官一年而卒。陈汝锜学问渊博,他不但长于谈禅,而且也喜欢论史。著有《周书》一百九十卷,

  • 警世通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该书是冯梦龙编撰“三言”的第二集,收宋、元、明时期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与《古今小说》一样,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

  • 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

    十二卷。汉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东汉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境)人,著名经学家,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精研六经,尤其通《公羊春秋》。据《后汉书·儒林传》称何休“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曾以列卿

  • 大学杂言

    一卷。明刘宗周撰。详见《大学衍义补赞英华》。是书名《杂言》,随举标义,间作问答体。如谓德无明附心而成体,故曰明德。心无善即物以显。则是为至善。谓大学认定始终本末,是入道之诀。谓格物不妨训穷理,只是反躬

  • 滁州志

    ①三十卷。清余国修,潘运皞纂。余国,字云樵,湖广武昌府大冶县(今湖北黄石市)人,拔贡,清康熙八年来知滁州事。潘运皞,字熙仲,号西沆,邑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中书科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 一飘斋诗存

    六卷。《旧雨集》二卷。清薛雪(1681-1770)撰。薛雪,字生白,号一飘,别号扫叶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昭文蒋宝麟《墨林今话》称薛雪托医以养亲,母亲年迈,早晚侍奉,官府以官职召之不应。薛雪善诗

  • 古文尚书音

    一卷。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有《古文尚书音》一卷,徐邈撰。《隋志》又云,梁时有《尚书音》五卷,题孔安国、郑玄、李轨、徐邈撰。此五卷本《尚书音》当为后人集四家音而成,到梁代时还存于世,至隋代时则

  • 健松斋集

    二十四卷。《续集》十卷。清方象瑛(1632-?)撰。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生卒年不详。方象瑛幼即天资颖异,九岁能诗,十岁作《远山净赋》,令见者惊异。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

  • 麟旨定

    无卷数。明陈于鼎撰。陈于鼎字尔新,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翰林。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从《春秋》中拟出题目,以一破题为式,而略为诠释。无甚新意。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刻本,作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