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

四卷。清祝德麟(1742-1798)撰。祝德麟,字趾堂,号芷塘,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十三岁补诸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广道御史等职。乾隆五十五年(1790)乞归,主讲于云间书院以终。有《悦亲楼诗抄》、《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全书四卷。卷一,十四条,卷二,二十条,卷三,十条,卷四,十一条。书末有祝氏跋文。祝氏借预修《四库全书》之便,看到吴氏书的影宋抄本,便窃录副本,但吴氏书错误颇多,不可句读。取《永乐大典》、《五雅》、《山海经》、《淮南子》、《齐民要术》及多种类型《本草》并杂采《说文》、《广韵》、《集韵》等书,对吴氏书做了详尽校订,改正了四百五十多字,增损二百五十多字。其说与他书异同者,亦附注条下,以备参考。在详细校订吴氏全部疏文后,逐条加按语,为之辨证,态度比较严谨,足资参考。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离骚草木疏跋》称“今见此册,始知《辨证》评审,定为斗南(吴仁杰)功臣”。版本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祝氏悦亲楼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满汉吏治辑要

    一卷。清高鹗撰。高鹗,字兰墅(或作兰野),一字兰史,别署红楼外史,内务府镶黄旗汉军人。乾隆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本书是他在嘉庆十四年(1809)任内阁中书时撰著的。其目的在于让各级官吏认识到自己是国家

  • 鹿洲公案

    二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纪略》)撰。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共计24篇。蓝鼎元号“鹿洲”,故名。有《鹿洲全集》本。

  • 异域录

    一卷。图理琛撰。图理琛(1667-1740),清满洲正黄旗人。阿额觉罗氏。由例监选取翻译,后考授内阁中书,从优升侍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奉命出使土尔扈特。五月二十日自京师起程,出张家口,至蒙古满

  • 大乘止观法门

    四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大乘止观法门》唐代已失传,宋咸平年间释遵式得之于日本。此书共分五门,即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依止是指以意识依止于心,

  • 西台漫记

    六卷。明蒋以化(约1584年前后在世)撰。蒋以化,字仲学,号养桐,常塾人,蒋以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隆庆元年(1567)举人,官至监察御史。《西台漫记》一书杂记见闻,也多涉及僻逸幽怪的事。例如其中记叙

  • 李濂医史

    见《医史》。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

  • 十七史详节

    二百七十三卷。宋吕祖谦编撰。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南宋“东南三贤”。所编《十七史详节》,为其读史时删节备检之书,包括《东莱先生增入正义音注史记详节》二十卷、

  • 鄱阳县志

    ①十六卷,清王克生修,王用佐等纂。王克生,字桢伯,山东掖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六年(1677)任鄱阳县知县。王克生莅任后,参阅历修邑志,考证诸典籍记载,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修成刻印。全书十六卷,

  • 月令通考

    十六卷。卢翰撰。卢翰字子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官衮州府推官,著有《易经中说》四十四卷、《签易》(又名《中庵签易》)一卷。该书有自序,称其因见家塾有《事亲》一书,因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