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司牧宝鉴

司牧宝鉴

一卷。清李容撰。李容(1627-1705),《国朝先正事略》本传作李,字中孚,号二曲,一号惭夫,又自署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陕西周至人。少孤家贫,苦读经史子集,旁及佛、道经藏、稗官小说、九流百技,遂成关中大儒。他极重躬行实践,以讲学救正人心为儒者第一义,认为一药真可去一疾,一方真可疗一症。康熙时,李 目睹社会风俗颓敝,生民阽危,于二十八年(1689)录辑此书,作为“千古父母斯民者之宝鉴”(王心敬《序》)。初名《牧民须知》,友人改题为《牧民宝鉴》,后又改为《司牧宝鉴》,约在康熙四十年前后刊行。本书录有宋真德秀、明吕坤等人的谕属之文,其中,真德秀谕属有四事: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十害:断狱不公、淹延囚系、惨酷用刑、讯滥追呼、招引告讦、重叠催税、科罚取财、纵吏下乡、低价买物等;吕坤等人谕属或所著有:知府之职、知州知县之职、先贤要言、牧政往迹、预免铺垫文、救急单方。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明两代的社会问题,对于研究宋、明历史,特别是吏治问题,提供了重要史料。书前有曾任武功、周至知县的倪雍梧和李 门人王心敬的《序》及作者《自序》。有《逊敏堂丛书》本。李 的著作还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

猜你喜欢

  • 宗孟庐行水三议

    一卷。清盛沅撰。盛沅,光绪时人,见《浚河事例》条。《宗孟庐行水三议》排印本。共一卷,分论四事。一拟乍浦开河设闸说。二浚治黄河议。三增议轮船浚河事宜。四江浙会同办理水利事宜说。其每篇之后,均附条例。虽仍

  • 竹斋集

    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1287-1359)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

  • 群经识小

    八卷。清李惇(1734-1784)撰。李惇字成裕,一字孝臣,江苏高邮(今高邮县)人,经学家、历算学家。与同县王念孙、贾田祖一同力学。久困诸生,试图一举高中。学使谢墉对他颇为赏识。但在考试前夕,贾田祖卒

  • 温经日记

    十卷。清林昌彝(1803-1873)撰。昌彝字惠常,号芗溪、茶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曾受业于经学家陈寿祺之门,博学多才,尤精于三《礼》及《说文》。平生著述颇丰,

  • 女学

    六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此书是一部约束妇女的封建礼教规范,摘录经典、史传中有关内容及格言,按朱熹《小学》体例,分(妇女)“德”、“言”、“容”、“功”四类,书中杂有作者的有关论述。此

  • 周易浅述

    八卷。清陈梦雷(1650-1741)撰。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翰林编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缘事谪戍沈阳尚阳堡。越十八余年赦罪还京,奉诏编纂《古今图书

  • 毛诗异同评

    ① 一卷。晋孙毓撰,清王谟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孙毓,字休明,北海(今山东潍坊一带)人,晋豫州刺史。《隋书·经籍志》著录晋长沙太守孙毓撰《毛诗异同评》十卷。《经义考》曰,《隋志》别集类有晋

  • 两曹旧事

    一卷。清魏元旷撰。魏元旷,光绪进士,用主事,分刑部学习。因此将部中的各方面情况汇为是书。(元旷另有《南宫旧事》一卷,已著录)分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云南、贵

  • 两晋南北奇谈

    六卷。明主涣撰。涣字时霖,号毅斋,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墨池手录》三卷,生卒年不详。《两晋南北奇谈》摘录《晋书》以下八史中琐语杂事、汇编成书。现存明刻本

  • 忠州直隶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吴友箎修,熊履青纂。吴友箎,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监生,曾任忠州直隶州知州。熊履青,耳山郡人,举人,拣选知县。忠州汉属巴郡,建置代有变迁。忠州下属邑,旧曾有志。然忠州州志,一直无人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