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爵书屋金石文补遗
一卷。清宋世荦撰。宋世荦,字确山,河南商丘人。官扶风县知县。书前为目录,书末附咸丰十年(1860)孙三锡跋。书中所录金石文,仅有二十种,除汉右扶丞李禹题名为王森文搜集以外,多为宋世荦自己搜得。如后魏魏氏造像残石,系宋氏从扶风永平寺中搜得;大悲真言,为宋氏从扶风法门寺佛座下搜得;礼佛残石,为宋氏从扶风法门寺井上获得;他还从扶风搜集到秦王李茂贞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和后唐李彦锏题名。这些都可考证各石刻发现之始,为考古者所可资以参考。
一卷。清宋世荦撰。宋世荦,字确山,河南商丘人。官扶风县知县。书前为目录,书末附咸丰十年(1860)孙三锡跋。书中所录金石文,仅有二十种,除汉右扶丞李禹题名为王森文搜集以外,多为宋世荦自己搜得。如后魏魏氏造像残石,系宋氏从扶风永平寺中搜得;大悲真言,为宋氏从扶风法门寺佛座下搜得;礼佛残石,为宋氏从扶风法门寺井上获得;他还从扶风搜集到秦王李茂贞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和后唐李彦锏题名。这些都可考证各石刻发现之始,为考古者所可资以参考。
二卷。旧题北宋郑景望撰,实为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撰。叶梦得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晚居乌程弁山,撰有《岩下放言》三卷,成书之初,未有刻本。明代商维浚刻版《稗海》丛书,收有《蒙斋笔谈》二卷,署名湘
八卷。明黎尧卿(生卒年不详)撰。黎尧卿,忠州(今四川省忠县)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此书杂抄诸子之文,以备科举之用,体例仿高棅的《唐诗品汇》,分正宗、接武、余响等类。高棅品诗已经多有异议,况
① 一卷。大学述 一卷。大学述问 一卷。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号敬庵,明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有《敬和堂集》。是书首有自序。其说殆近于禅悟,故其释“致知格物”,谓知即明德之
二卷。清汪科爵撰。科爵,字荔裳,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西莲花厅同知。这本书主要是以考证为主。现有光绪十二年刊丛睦汪氏遗书本。
四卷。清王明弼(详见《易象》)撰。该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其中解《太极图说》一卷,解通书三卷,皆列朱熹之注于前,而以己意敷衍之,其意在便于初学。《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一卷。周计然(生卒年不详)撰。计然,辛氏,又名计研,计倪,字文子,葵丘濮上(在今河南兰考县,民权县境内)人。计然博学多才,尤善计算。《计然万物录》是一本专门记载物产的著作。《计然万物录》为后人所辑,该
一卷。北宋龚鼎臣(1010-1087)撰。龚鼎臣字辅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及第。历官起居舍人、谏议大夫、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京东东路安抚使、知青州,改大中大夫、提
十九卷。清陈阿平(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陈阿平,字献吉,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诸生,与梁佩兰同时。工诗。此集由梁佩兰作序。其中古体诗虽诗风劲直但缺少锤炼,而五言律诗如“东风归故园,孤烛对
①八卷,明祝珝修,蔡元伟等纂。蔡元伟,字伯瞻,福建晋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乡试,授罗田教谕。罗田志以县人张玉泉等人相继受知县周英、劳樟之托,沿尚未成书旧稿,参以郡志而成。初笔为邑人张浚、蔡惟忠等
十二卷。明施天遇撰。天遇字昌辰,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该书是为备时文捃摭而作,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去取标准,凡不合于胡传,则一概不录。故所录只有《三传》的事实,又杂引《诗》、《书》、《礼记》、《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