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受恒受渐斋诗文集

受恒受渐斋诗文集

十二卷。清沈日富(?-1869)撰。沈日富江苏吴江人,字沃之,终身不仕。文章师承桐城派,酌之唐文、宋理,讲究义法、词章,不枝不蔓,不为浮词,严谨有余,灵动不足。是集卷一收《入厩修容解》、《三让解》、《妾服或问》,皆为辨证史实及礼仪文字。余则为序文、传记等几各居其半,墓志若干篇,大抵平实,其为父、为兄立传则有事有情,是集中之上品。诗风类宋人,常以议论入诗。七律为集中隹篇,以新词写古意,无陈腐气。七绝无多,然颇工,高处不减唐人。词作则豪放,侠肠英骨,似不经意而出之。是集版毁于咸丰十年,同治八年以旧本重刻,即今日流传之本。

猜你喜欢

  • 九经字样疑

    一卷。清孔继涵(详见《五经文字疑》)撰。本书与《五经文字疑》为同时之作。因此书中对石刻缺字,根据马本增补的加以著录,对石刻阙字,马本不缺,因疑而不予以增补的,也加以著录。就象《五经文字疑》一样,本书也

  • 舒晓斋存稿

    三卷。清黄溶(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黄溶字涪远,郓城(今山东郓城)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贡生。溶工诗词。本集有诗二卷、词赋一卷,皆未合古人尺度。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玉唾壶

    二卷。明王一槐(生卒年不详)撰。王一槐,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明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是王一槐在临淄任官时所作。内容皆为辨证经史之言,书首有自序,谓书之朽墙,敛之唾壶,满而册脱,因以名焉。其中如

  • 论语范氏注

    一卷。晋范宁(339-40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宁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晋经学家。反对玄学清谈,推崇儒学,撰《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晁公武认为皇侃《论语

  • 何氏学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

  • 字通

    一卷。宋李从周(生卒年不详)撰。从周字肩吾,临邛(今四川邛峡县)人,一说彭山(今属四川)人。治《三礼》、“六书”,尝与魏了翁切磋学问。是书成于嘉定十三年(1220),魏了翁为之作序。其自序云:“字而有

  • 笔记

    一卷。明连镶(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连镶,字抑武,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陆县知县。连镶就自己的生平见闻著《笔记》一卷,分为两京旧闻,先辈故实,乡邑旧事,宦游约纪,随手笔余五个门类,书末还附录了

  • 竹书纪年考证

    一卷。清张九镡撰。九镡字吾溪,号蓉湖,又号竹南,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敬馆授编修。该书系九镡取《纪年》一书中有关于诗书春秋的内容,考证其得失,但却不尽依附于原书。如谓浞弑相后,书

  • 毛诗衍声表

    一卷。清陈潮撰。潮字东之,江苏泰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通音韵之学。刘逢禄撰《诗声衍》,未成而殁,龚璱人以其稿属潮为之整理编定,其中《诗声衍表》、《诗声条例》即潮所编定。逢禄原稿分韵属草,胪列诸文,杂

  • 孟子文说

    七卷。清康浚撰。是书首有黄靖本、岳震川序。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凡例。自序说:“说书不说道理,直说圣贤意之所之……得其意,则道理不说自在。”杂论中说,《孟子》七篇中,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