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九斋撰述稿

六九斋撰述稿

四卷。清陈瑑撰。瑑字聘侯,一字恬生,江苏嘉定人,道光举人,为陈诗庭之子。为学长于训诂、历算,这大概与他从学于同乡钱大昕有关。此书卷一为释农、释莘、释尊、释附、释赞,皆有关于训诂。卷二为《说文引经异文解》,凡《易》《书》《诗》《春秋传》《礼》五篇,颇为明核。卷三为《春秋岁星算例》《唐虞三代岁星算例》,是算数专门之学。卷四则是因为钱大昕曾说,《说文》有举一反三之例,有连上篆文句读之例,故而作的《说文举例》。还有“伐戍音义”、“五十音义”、“十六两为斤”、“春王正月解”、“释量”、“声音”、“说文”诸条。其中“十六两为斤”“春王正月解”“释量”,皆以算术明之。“声音”则谓有文字即有声音,有声音即有训诂。古文字少,往往以声音之相近者假借通用。此条只是取钱大昕之说,汇为一篇而已。“说文”条则称“先儒训释偶疏,而后人能取诸家传注以正,实事求是。先儒可作,定当把臂许为诤友,而决不为梁武之护前也。”故此条认为《说文》“苄”字“荣”字,罗愿的《尔雅翼》和郭璞的《尔雅疏》并承许误,并皆为匡正。又如火部的“”“”,“”既从火,而“”又从火。肉部的“脊”“膌”,“脊”既从肉,而“膌”又从肉。手部“掖”即臂字,者两腋之形。《说文》不收“腋”而收“掖”。又山部收“峄阳孤桐”之峄,只当作“绎”。这些都是《说文》俗字之可议者。此篇大抵多言小学,很少阐发经义。有道光间刊本。另见钞本有第五卷及附一卷,未见刻本。

猜你喜欢

  • 何文贞公千字文

    一卷 见《训蒙千字文》。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

  • 诗通

    四卷。明陆化熙撰。化熙字羽明,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进湖广参政。未赴卒。著有《诗通》、《目营小辑》。是编不载经文,止标篇什名目,而发挥其意旨。

  • 楚蒙山房易经解

    十六卷。清晏斯盛(?-1752)撰。晏斯盛字一斋,又字虞际,江西新喻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此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是全书宗旨,大体以

  • 大戴礼注补

    十三卷。清汪照(生卒年不详)撰。汪照,初名景龙,字纚青,一字少山,江苏嘉定县(今上海嘉定)人。贡生,负诗名,精考证,工八分书;尝佐王昶分纂《金石萃编》;游陕西,历主华原横渠书院;著有《三家诗义证》、《

  • 知非日札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氏的札记之一,内容涉及文史等诸多方面的评论计四十三条,后经人校刊删去书中所载的“周官媒氏及柏舟之诗”六条,变为三十七条,书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此书观点与《文史通义

  • 易经补义

    ①四卷。明方芬撰。方芬字舒林,安徽歙县人。此书全列《本义》于前,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均标有“补”字加以分别。所得非常肤浅。凡例说,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莱《易经要旨》而作此

  •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

  • 原始秘书

    十卷。明宁王权(生卒年不详)撰。宁王权生平亦不详,著有《汉唐秘史》。本书体例与《事物纪原》相类似。但其内容多有荒谬之处。如谓丑妇始嫫母,妒妇始尹吉甫妻,淫妇始柳宗元河间妇者,不一而足。再如自缢始申生,

  • 尚书说

    ① 二卷。清庄存与撰。此书所标出的《尚书》篇目,与其所著《尚书既见》不同,但二书体例相同,都是纯以议论的形式来谈义理。如庄氏于《泰誓》谓夏桀之残暴比不上商纣,伊尹七就之而后方去桀而归汤,伯夷、太公辟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