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所撰《天和历》曾于天和元年(566)颁行。建德二年(573)武帝辨释儒道佛三教先后,甄鸾重佛教,因不为时人所重。清阮元《畴人传》称:“鸾好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他所撰注算书,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三等数》、《海岛算经》、《甄鸾算术》。当代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甄鸾是结束这个时代的人。”甄鸾的《五经算术》对于《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等经籍的古注中有关数字或计算详加注释,有助于后人研究经学。《尚书》尧典有“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他用战国时期的四分历法加以解释;《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历日的记载,他用六种四分历法中的周历进行推算。《尚书》、《诗经》中出现了兆、亿、秭三个大数名称,他批判了毛苌、郑玄的古注提出“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的大数进法,显然与经书中原意相去更远了。他用开方法解释了《论语》学而篇“道千乘之国”的面积,是边长为三百一十六里多的正方形。他还用勾股定理去解释《考工记》车盖法;用等比级数计算《仪礼》丧服绖带;为注释《礼记》月令所记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他计算了十二律管的长度,又计算了京房六十律的管长。该书后经唐李淳风校注刊定为立于学官《算经十书》之一,与周髀共限一年习肄。清戴震于《永乐大典》中录出《五经算术》后加以校订并撰《五经算术考证》一卷。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大学臆解

    一卷。清张承华撰。承华字蓉溪,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曾主许州讲席。是书原附于《大学补释》后。首为《诸家考订经传解》,次为《朱王异说解》,又次为《纲领条目解》,又次为《古本诚意章解》,又次为《诚意解

  • 绥寇纪略

    十二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号鹿樵生,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授编修,明末复社重要成员。清顺治时,充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后任国子监祭酒。本书约成于顺治九年(1

  • 周易考占

    一卷。清金榜撰。榜字蕊中,又字辅之,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一甲一名进士,官翰林院修撰。作者以为周官占人之法不著于经,而载于《左传》、《国语》者仅有六爻不变、六爻尽变、一爻变、五爻变,四者

  • 孝经雌雄图

    一卷。清马国翰(1794-1857)编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官至陕州知府。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孝经雌雄图》一卷《隋志》有记载,书已亡佚。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周显德六

  • 春秋疏略

    五十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作者认为《春秋》经文出自鲁国史书,《左传》则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抽取鲁史,尊奉为经,而将不能奉为经典的有关内容按年月顺次附录于经文左侧,并命名为“左传”。这一看

  • 周易通义

    十六卷。清庄忠棫撰。庄忠棫字中白,丹徒人。另著有《易纬通义》、《蒿庵遗集》、《静观堂文》等。此书原名《大圆通义》。作者于董仲舒之学十分倾服,欲合《周易》、《春秋》为一,仿《春秋繁露》作此书。其说易本于

  • 霞城集

    二十四卷。明程诰(约1497前后在世)撰。程诰字自邑,歙县(今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好游,所至山川都邑,辄纪以诗。著有《霞城集》。本集共诗二十四卷。卷帙虽多,然亦瑕瑜互见。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 袁中郎集

    四十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少年之时即以诗文“有声乡里”。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累官至吏部主事、考功员外郎。著有《觞政》、《敝箧集》、《广陵集》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二十四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以贯通西域各少数民族语文为主旨的分类词汇集。所谓西域包括新疆(分天山南北两路)、青海和西藏。分为地、山、水、人四门,首列满文,次列汉字,详注其

  • 南汉记

    五卷。清吴兰修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山东省梅县)人。此书前有道光十五年武进李兆洛序,大意称南汉地僻朝陋,私史缺如,宋人纪载有新、旧《五代史·九国志》、《隆平集》、《东都事略》,都是根据各自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