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方元音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元音》外所著犹有他书,惜后人力微,俱归散佚”。《五方元音》由樊氏同邑太学生魏大来参订。据赵荫棠考证书成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之间。这部书是删并兰茂的《韵略易通》而成,它将韵部并为十二,并且用天地动物名称作为标目,所分十二韵部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这个系统是将《韵略易通》的“山寒”、“端桓”、“先全”合为“天”韵,大约读〔an〕。“真文”改称“人”韵,大约读〔en〕。收〔-m〕尾的“侵寻”“缄咸”“廉纤”韵字也分别归入“天”、“人”韵。“江阳”改称“羊”韵,大约读〔ag〕。“东洪”“庚晴”合为“龙”韵,大约读〔ug〕和〔eg〕。“幽楼”改为“牛”韵,大约读〔ou〕。“萧豪”改为“獒”韵,大约读〔au〕。“呼模”改为“虎”韵,大约读〔u〕。“戈何”为“驼”,读〔o〕。“遮蛇”为“蛇”,读〔ε〕。“家麻”为“马”,读〔a〕。“皆来”为“豺”,读〔ai〕。“支辞”、“西微”、“居鱼”合为“地”韵,读〔i〕、〔y〕、〔ei〕、〔〕、〔〕。樊氏说:“一元有十二会,一运有十二世,一岁有十二月,一月有十二时,日月一年有十二会,黄钟一年有十二律,韵亦十二,出于自然,增之不可,减之不可,谓非天地之元音亦不可。”他认为十二韵应十二律,声气自然,循环无端,合理数相通之义。这完全是一种附会。为了凑成十二之数,他居然把“西微”、“居鱼”合为一韵,使一个韵部包括五个韵母,这是很不合理的。但“东洪”与“庚青”相并,“先全”与“山寒”相并,收〔-m〕尾各韵并入收〔-n〕尾各韵等则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五方元音》把声母并为二十个:梆p、匏p’、木m、风f;斗t、土t‘、鸟n、雷l;竹t、虫t、石、日;剪ts、鹊ts‘、丝s、云j;金k、桥k‘、火x、蛙o。兰茂书中的“无”母尚读〔v〕,这个音清初已变为零声母。按理“无”“一”相并,应有十九个声母,但樊氏为凑足二十之数,遂把兰氏的“一”母分为“云”“蛙”两母,实际上只有十九母。《五方元音》保留入声和入声韵。声调分上平(阴平)、下平(阳平)、上、去、入五类。入声韵改配阴声韵,虎、驼、蛇、马、豺、地六个阴声韵配入声,故入声韵亦有六部。入声韵改配阴声,说明入声韵尾已经脱落,可能仅保留促调。樊氏在所分十二韵之前各附一个韵图,概括各韵部所列音切。内容与韵书完全相合。一图之内,横列二十声母,纵分四个部分,分列四呼。一呼之内,再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个声调。韵图所列的字,就是韵书中各小韵的首字。这些韵图是韵书列字的纲领。樊氏原本今已不易见到,流传较广的是年希尧的修订本。年氏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樊书加以修订,“增者什之五,删者十之一,仍其名曰《五方元音》”(年氏自序)。年氏的改订主要是加字增注,语音系统基本未变。年氏改订本《五方元音》有同治五年(1866年)五云楼刊本、文玉堂刊本、光绪九年(1883年)校经山房刊本、光绪十年(1884年)重刊本、上海广益本等。另有清赵培梓改订本《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猜你喜欢

  • 钦定历代职官表

    又称《历代职官表》。六十三卷(一作七十二卷)。清乾隆时官修。清廷以官制之得失,可知朝政之盛衰,念历朝官制,典籍具存,宜备溯源流,明其利弊,庶前规可鉴,法戒益昭,乃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特命四库全书

  • 呻吟语

    六卷。明吕坤(见《呻吟语摘》)撰。此书上卷为内篇,下卷为外篇。书中所论涉及到“性命”、“伦理”、“修身”、“问学”、“天地”、“治道”、“人情”等方面,多为应时治世之理。如他在书中认为,道为天下古今公

  • 六宜楼吟草

    一卷。清姚其慎撰。姚其慎,生卒年不详,字忆仙,江苏南汇(今上海)人,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入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初编里。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另有民国二十九

  • 救荒备览

    四卷。清劳潼撰。劳潼,字润之,号莪野。广东南海人。乾隆举人。官国子监学正。著有《四书择粹》、《孝经考异》、《读史随笔》、《荷经堂稿》。是书卷一录王汝南《赈恤纂要》,卷二摘录蒋伊《臣鉴录》“在官事实”六

  • 永嘉丛书

    十三种,一百九十九卷。清孙衣言(1814-1894)编。孙衣言字邵闻,号琴西,浙江瑞安人。官至太仆寺卿。著有《逊学斋诗文钞》。丛书所收均为永嘉先贤著述,其中宋代有:刘安上《刘给谏文集》五卷、刘安节《刘

  • 光绪余杭县志稿

    不分卷。褚成博纂。此志无序目,是一篇未完成之志。考其职官表,开始于嘉庆年间纂修,选举表终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此稿当在嘉庆、光绪之间。上接嘉庆志,各门有所增补,后半部重新撰写,选材精当,序列井然

  • 寿藻堂诗集

    八卷。清陈作霖(1837-?)撰。陈作霖,字伯雨,晚号雨叟,可园老人、冶麓老人,重光耄道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咸丰元年(1851)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举人,曾得侯补教谕衔,终生不得实授官职

  • 安陆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蒋炯、梅体萱修,李道平、李延锡等纂。蒋炯,字蒋村,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廪生,官安陆知县。梅体萱,字小素,号欢庭,江西南城人,进士,继蒋炯知县事。李道平,字远山,安陆县人,进士,官

  • 郭令公遗事

    一卷。明来棐编,其子文豸续编。来棐字体忱,陕西华州(今华县)人,曾官任确山县令。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宋寇准遗事,撰成《郭寇随笔》二卷。此书即第一卷。因仅刊此卷。故改题《郭令公遗事》。书中列有采用书目,

  • 珙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聿修纂修,曾受一创辑。王聿修,河南禹州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三十四年(1769)任珙县知县。曾受一,字正万,广东东安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曾任珙县知县,后升江津摄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