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学

九经学

三卷。清王聘珍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县人,拔贡生,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此为残稿,仅有《周礼》二卷,《仪礼》一卷。似应列礼类,但前人既刻入丛书,又题曰“九经学”,所以就归入群经总义类。聘珍所著《大戴礼记解诂》,不妄改字,不轻立异,诚为笃实。此书亦然。例如,《周礼·夏官》之《大驭》:“右祭两轵”,《注》:“故书轵为斩。杜子春云斩当作轵,或读斩为簪笄之笄。”此书谓:“《说文》《玉篇》皆无斩字,诸家亦唯刘昌宗音鸡,如陆德明、贾公彦皆不敢为说。然近儒因《大驭》注中字,欲尽改考工记穀末之轵为斩,谓穀末出轮外,似笄出发外也。”其意为仍依《注》,不主张改易经字。又《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注》:“今汉祭功臣于庙庭。”《疏》:“引汉法,欲见古祭功臣在庙庭也。”此书谓:“据魏高堂隆议,功臣配享于先王。象生时侍燕,燕礼,大夫以上皆升堂,以下则位于庭,配食烝祭。所以尊崇其德,明其勋,以劝嗣臣也。则周礼祭功臣非在庭。郑氏引汉法,盖谓汉亦祭功臣尔,非谓古者祭功臣在庭也。贾疏失之。”又《仪礼·乡饮酒礼》“介俎脊胁肫胳肺”,《注》:“凡牲,前胫骨三肩臂臑也,后胫骨二膊胳也。”此书谓:“《仪礼经传通解》云:‘今按,介俎脊胁胳肺,印本胳上有肫字,然《释文》无音,《疏》又云有臑肫而介不用,明本无此字也。’其说是也。张稷若《仪礼句读》云:‘肫胳即注膊胳后胫二骨也。用体无常。’是经本无肫字审矣。”上引各条,皆体现出王氏读注疏之精。其治经,无门户,无意必,平心研究,这种态度值得肯定。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便民图纂

    十六卷。无编者姓氏。《明史·艺文志》及《中国丛书综录》均著录为明邝璠撰。但据近人研究认为,此书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邝璠,字廷瑞,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本属农书类,但由于书中所记内容“旁及祈福、择日及诸格

  • 辽大臣年表

    一卷。金大臣年表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该书前列诸帝系统图,后为辽、金二表,俱系年于上,并有各大臣的名爵纬排列其下。大抵是根据《辽史》、《金史》本纪中所记载的命官年月编次成书,并未做考订,仅有便于检寻之用

  • 汉学商兑刊误补义

    一卷。清方东树撰。方氏刊行了《汉学商兑》之后,又续有所获,有的可与本条相发明,应该补入,又有的前说偶误,后来发觉了,应当改正。于是写成此书。题道光戊戌,距前书刊行已有七年。其所持论,比前书更为激烈。例

  • 三鱼堂文集

    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力辟王阳明“致良知”

  • 鸿逸堂稿

    清王艮(详见《易赘》)撰。此集为王艮文集。前有顾祖禹序,称“王子名炜”。盖王艮本名炜,作序时还未更名。因王艮与顾炎武等交游,受影响很大,故其文颇有法度,严守古格未能变化。然亦多袭陈言。只有《偃师纪事》

  • 春秋公羊传笺

    十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著作很多,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

  • 陈秋岩诗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

  • 花佣月令

    一卷。清徐石麒(生卒年不详)撰。徐石麒,字又陵,号坦庵,江都(今江苏扬市)人。明亡后归隐。《花佣月令》以十二个月为序,讲述分栽、下种、过接、扦压、滋培、修整、收藏、防忌等园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光绪十

  • 方等三昧行法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方等三昧行法》一书,卷首序称唐代已佚,宋代来华的日本僧人寂照齐有述。据此可知,智此作“有依堂别行二众,依堂之僧,一日之间,六时行道,四时坐禅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