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山墨谈

两山墨谈

十八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前有德清县知县李檗序。李序中称“水南先生既谢尘鞅,结庐两山之间,居左右图书,放情山水,锐意述作,于世俗外交泊然淡然也。李子公暇得过从,先生出其所著《两山墨谈》,李子受而卒读,请之先生曰:‘夫自古哲源远,众言纷淆,胡乱杂而无章,是故简稽寡证,饰虚炫空,执有肆辨,沿常袭陋,聘奇伤绘。伤绘则浮;袭陋则固;肆辨则诞;炫空则畔:寡证则晦,均之谓弥文,弥文无观焉。先生《墨谈》之书,大则根经据史,订疑考误;少则别事与物,穷情尽变,奇而匪浮,袭而匪固,辨而无诞,炫而无畔,证而无晦,殆博求而详说者也。是故采之足以备史,资之足以宏识,存之足以稽实录而折众言。……于是属诸林子,为之次第其编而付诸梓人。”此书后有陈霆自跋,将刻书经过大致交待清楚。此书考证经史、古籍,颇为详赡,且多所纠正,中间亦涉及有关朝章钜典,多有据可依,非泛然而作者。《静志居诗话》称此书以博洽著闻,留心风教。《香祖笔记》则又称此书甚有义理。此书所记,以朝章典故为最有价值,可为治史者之参考。但其中也有持论偏颇之处,如据《国语》王子晋“厉、宣、幽、平”之言,说“周宣与厉、幽、平相等”。又说许衡、姚枢不当仕元;至正二十六年即当前元之统等等。又依据《政和县志》所载余应诗,以元顺帝为瀛国公子,亦属荒诞。此书有明嘉靖十八年刻本。《惜阴轩丛书》(道光本、光绪本)本、《吴兴丛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1991年文物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疏义

    ①十四卷。宋江澄(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

  • 圣门志

    六卷。明吕元善(生卒不详)撰。吕元善,字季可,号冠洋,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贡生,官至山东布政司都事。《圣门志》记载孔氏诸家世系、孔门弟子及后代理学诸儒事迹,分圣门

  •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

  • 季汉书

    五十六卷。明谢陛撰。谢陛,字少连,歙县人。此书主要记述了汉末、蜀国、吴国、魏国及晋初的历史。分本纪、内传、外传、载纪、杂传、表等,另书前有正论五条,答问二十二条,凡例四十四条,表述全书的宗旨。但在编写

  • 读易韵考

    七卷。明张献翼撰。献翼字幼举,一字幼于,号百花山人;后更名敉。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中国子监生,曾为官,后弃官专攻《易》学。尚著《周易纪闻》、《学易标闻》等。此书取《周易》之王肃、李轨、徐邈音注

  • 洪范统一

    一卷。宋赵善湘(生卒年不详)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南宋经学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绍定中,李全进犯淮东,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屡建战功,《宋史》有传。所著除《洪范统一》之外

  • 昭代名人尺牍

    二十四卷。清吴修辑。吴修字思亭,曾刻梁同书之书为《青霞馆帖》。此帖辑清初至乾隆、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计七百余通。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阅之十有余年,可谓广博,而当中

  • 士翼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宦官刘瑾,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败、召还翰林,晋侍读。后任南京国子祭酒,

  • 罗洋诗草

    一卷。清郭焌(1714-1755)撰。事迹见《罗洋文集》条。此诗集中有五言古体三十首、七言古体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九十七首、七言律诗九十五首、五言绝句二十三首、七言绝句九十二首、六言绝句六首、四言绝句四

  • 农丈人文集

    二十卷,诗集八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僧杲,鄞(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余寅著有《同姓名录》、《吴越游稿》、《乙未私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