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统术衍

三统术衍

三卷。钤 一卷。清钱大昕(1728一1804)撰,大昕字晓徵,又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人。乾隆进士,累官少詹事,督学广东,丁艰归,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精研群籍,于经史文义、音韵、训诂、典章、制度、氏族、地理、金石、画像、篆隶无不洞晰疑似,兼通中西历算。自太初三统诸历,尽能得其测算之法。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声类》、《廿二史考异》、《唐书史臣表》、《唐五代学士年表》、《宋学士年表》、《元史氏族表》、《元史艺文志》、《三史拾遗》、《诸史拾遗》、《通鉴注辨正》、《四史朔闰考》、《吴兴旧德录》、《先德录》、《洪文惠洪文敏王伯厚王弇州年谱》、《疑年录》、《恒言录》、《十驾斋养新录》、《竹汀日记钞》、《金石文跋尾》、《元诗记事》、《潜研堂诗文集》。案推步术以刘歆《三统历》为最早,盖即因落下闳、邓平之法增修。以说“春秋”者,班固修《汉书》,即资以成律历志,后之注者孟康、李奇则言之不详。刘敞、林文炳,则妄下己意,驳遂多。而无名氏之《推汉书·历志术》一卷,见于《隋书·经籍志》;阴景伦《汉书·律历志音义》一卷,见于《旧唐书·经籍志》者。俱已失传。后世虽宏通淹雅之儒,遂有不能兼攻算事者矣。是书就《汉志》所录刘歆之说,取旧所不注,及注而不详者,推而明之。盖大昕于天算之术,所得甚深。贯兼中西之长,通古今之奥,于三统四分、发时大衍,皆能深究其本原,复广采诸家之说,疏通其大义,反复引申,以畅其旨。于韦昭、杜预、孔颖达诸家训释经传之说,皆有以决其抵牾。阮元序,称其有功经史,何国宗称为今之贾逵。不虚也。书中如中月相求术,不知六撝当为七撝,则约分之数不合;金水晨夕数,不知东九西七子母之故,则差分之义不明;五步段目,不知脱误衍字,则不能句读;八十一章章首日名,不知纵横行列之次,则不可循览。此皆经前人推定,至大昕始发其蒙。《三统大义》,盖是无遗蕴。至于归邪于终之说,千载聚讼,大昕则以经证经,谓古闰月不尽在岁末。如秦后九月之法百四十四年,超辰之术,东汉人已失其传。大昕则据刘歆本文,决知太初改元太岁,当在丙子,而非丁丑。尤为独抒心得,精博绝伦。大抵推步之学,因已具之法,而更推未尽之奥。前人智力之所穷,正后人心思之所起。故其术愈阐愈精。后来居上。况大昕学贯天人,知识加人一等。故欲明《春秋》、《汉书》者,必皆考信于是编,岂徒阐刘歆之说,正志文之伪而已哉!后附《三统术钤》一卷。每钤各著九数而普之,自元法钤统法钤,以迄二十八宿钤,凡五十一钤。与前三卷相次而备用。是书传世者有清嘉庆六年(1801)刻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外注先儒考

    一卷。清汤志伊撰。汤志伊字不详,陕西咸宁县(今陕西长安)人。志伊博学能文,精于考据,对经学喜崇宋人之说,曾对《四书外注》的诸先儒,考其生平事迹,名为《四书外注先儒考》,其精博详考,不亚于当时江右的汉学

  • 读书偶识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

  • 何猿叟日记

    一卷。清代何绍基(生卒年不详)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叟。道光进士,官编修,精于经史研究,尤工于书法。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等。此书是作者在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 梧笙馆联吟初辑

    二卷。清李星沅、郭润玉撰。李星沅,字子湘,别号石梧,湖南湘阴人。生卒年不详。道光进士。由编修累官两江总督。卒谥文恭。著有《李文恭公诗集》。郭润玉字笙愉,湖南湘潭人。陕西户县知县郭汪灿之女,李星沅之妻。

  • 竹汀日记钞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历十六年始成,主要内容为版本、金石考证及讲学等内容。卷一为所见古书,主要论述考订所见书籍之版本、卷数、内容等,涉及经史内容较多。卷二为所见金石

  • 敷文郑氏书说

    ①见《郑敷文书说》。② 一卷。宋郑朴撰。郑朴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郑朴所撰之《敷文郑氏书说》一卷,以札记体的形式,又以《尚书》事实,或提出疑问,或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于各条分别立论,共有二十余事。

  • 荆南墨农全集

    清徐喈凤(约1673前后在世)撰。徐喈凤,字鸣歧,号竹逸,宜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任永昌府推官,归田后,自号荆南墨农。著有《荆南墨农集》。是集编首为《滇游诗集》,

  • 沙溪集

    二十三卷。明孙绪(1474-1547)撰。孙绪字诚甫,号沙溪,故城(今属河北省)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户部主事,曾参谋军事,颇有成效。后累官至太仆寺卿,著有《沙溪集》。此集共二十三卷,包括

  • 春秋决事

    一卷。汉董仲舒(详见《春秋繁露》)撰,清马国翰辑。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既老病致仕,朝廷如有大议,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到他家中去询问,他的论对“皆有明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

  • 樗茧谱

    一卷。清郑珍(1805-1864)撰。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人。乾隆年间,郑珍家乡的地方官从外地引进山蚕种,在当地推广养蚕,效果颇佳。郑珍了解了整个推广过程,著成《樗茧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