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兵部改称陆军部,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次年成立海军处、军咨处,由陆军部兼管,以后分出。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1910年(宣统二年)改称大臣、副大臣。部内设承政、参议两厅及军衡(武职官任用)、军乘(军台、驿站、军马) 、军计、军实、军制、军学、军医、军法、军牧(马政)等司,以后逐步有所调整,并两厅十司为八司,又设军学、审计二处。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亦设陆军部,主官改称总长、次长。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兵部改称陆军部,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次年成立海军处、军咨处,由陆军部兼管,以后分出。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1910年(宣统二年)改称大臣、副大臣。部内设承政、参议两厅及军衡(武职官任用)、军乘(军台、驿站、军马) 、军计、军实、军制、军学、军医、军法、军牧(马政)等司,以后逐步有所调整,并两厅十司为八司,又设军学、审计二处。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亦设陆军部,主官改称总长、次长。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田银、苏伯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幽(治今北京西南)、冀(治今河北柏乡北)二州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曹操正用兵关西
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率众反晋夺权,建立汉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刘渊、石勒反晋”。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发兵二十万,分五路进兵攻吴。东线,杜预从襄阳发兵直捣江陵(今湖北江陵),占领江陵及江南各州郡。建威将军王戎直攻武昌,安东将军王浑出击横江(今安徽和县横江浦),欲攻采石,取建
元末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漳州南胜县(今福建平和)人。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六月,李志甫聚众起义,包围漳州城(今福建漳州市)。元将搠思监与战,被起义军击败。元政府急令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别不花
清末官署名。清沿前制设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进行改革官制时改称大理院,在职权上亦有所变更,除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外,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主
李自成农民军击溃明将孙传庭部的战役。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军出潼关,另遣别将出武关,两路人马齐向河南进攻农民军,李自成率军迎战,在郏县相遇,李自成弃甲仗军资而走,明军争取之
明代宦官机构,总称二十四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总计在十万以上。十二监包括司礼监,掌礼仪刑名及内外章奏等; 内官监,掌营造宫室、陵墓以及铜锡妆奁、器用、冰窖诸事;御用监,掌御前所用诸器以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 “疏忌宗室”,先后以“谋反”罪杀完颜秉德、唐括辩、宗本、宗懿、撒离喝、宗义等女真贵族,吸收一大批汉、奚、契丹、渤海等族封建士人参政,同时大力改革政治军事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其主
商朝前期自仲丁至盘庚时期,曾五次迁都:仲丁由毫迁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东北),河亶甲由隞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又迁于邢(一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由奄迁于蒙,号之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神宗元丰时,宋军攻占西夏银(今陕西米脂西)、夏(今陕西横山西)、宥(今陕西靖边西北)三州,欲进而夺取整个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