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滦州起义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与张绍曾为日本士官学校同学,乘机与张密谋武力推翻清廷。是时山西宣布独立,清政府派第六镇由石家庄进攻山西,吴禄贞又赶赴石家庄,亲至娘子关会晤山西革命军筹组燕晋联军,准备与张绍曾部协同行动直捣北京;同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前线的军火、电奏清廷要求汉口停战。清政府恐生激变,传旨嘉奖吴禄贞,并任命吴禄贞为署理山西巡抚以资安抚。袁世凯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为稳定后方,11月7日(九月十七日)派人在石家庄刺杀了吴禄贞,清政府还将张绍曾调职,北方新军起义计划被破坏。清政府为防范新军再生变端,又将第二十镇分别调驻奉天、锦州、葫芦岛等地,滦州仅留第七十九标所属三营。这时直隶的革命党人正不断发动起义,以配合南方的革命斗争。在北方革命协会白毓昆、孙谏声等人的策动下,1912年1月2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驻滦州第七十九标官兵宣布起义,组成北方革命军政府,推第二营管带王金铭为都督,第三营管带张建功为副都督,第一营管带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长。次日在滦州誓师起兵,乘车直趋天津。滦州新军起义,京、津震动,袁世凯急调曹锟的第三镇和驻开平的通永镇总兵王怀庆所部配合堵截镇压。起义军乘车行至雷庄,铁路被破坏,与清军发生激战。经一昼夜英勇苦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等均死难,起义夭折。

猜你喜欢

  • 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 科差

    元代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丝料、包银与俸钞三项。公元1236年太宗窝阔台始行“五户丝”制,规定诸投下户每两户出丝一斤输于官,每五户出丝一斤输于本投下。忽必烈即位后,改行“二五户丝”制,规定每两户出丝二斤输

  • 南学会

    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唐才常、谭嗣同发起,于1898年2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一日)成立,在长沙设总会,县设分会。南学会的宗旨是: “讲爱国之理,求救世之法”。每月讨论四次,

  • 夫椒之战

    春秋末期吴越之间的一场战争。吴王夫差为报越人杀父之仇,努力练习战阵,于槜李战后的第三年(公元前494年),率全国精兵伐越,大败越军于夫椒(今江苏苏州),攻入越境。勾践仅剩下甲兵五千,退保会稽山上,卑辞

  • 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

  • 南唐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37年,吴国权臣徐知诰(李昇)灭吴所建。徐知诰养父徐温原为杨行密部将,后拥立杨行密子杨渭为大吴国王,官至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执掌吴国军政大权。徐温坐镇金陵(今江苏

  • 宋平南汉

    北宋攻灭岭南刘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刘氏世代盘踞的南汉为政苛暴腐败,国力日衰。宋平荆湖、后蜀,南汉震恐。趁乱抢占湖南部分州县, 以为屏蔽,遂与宋军接战。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九月,宋派潘美、尹崇珂

  • 夜郎附汉

    夜郎,古代地方政权名。辖境包括今贵州大部及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其民从事农耕,以夜郎侯为君长。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命唐蒙为郎中将,出巴蜀,见夜郎侯多同,相约设置官吏,使其子为令,设犍为郡。

  • 汉平闽越

    战国时,楚灭越,越人分散,其进入今福建境内的一支,与原七闽土著相结合,形成闽越。秦击败闽越人、设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中,闽越首领无诸等参加反秦战争,后又佐汉灭楚。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

  • 北辽

    政权名。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三月,金兵攻占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逃往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宗室燕王耶律淳奉命留守南京(今北京)。宰相李处温与皇族耶律大石等,乃拥立耶律淳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