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民军北伐

民军北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起义各省的革命群众团体和都督府为攻取北京推翻清王朝,酝酿北伐。最早倡议北伐的广东的群众革命团体‘光汉社’于1911年11月15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就致书广东都督胡汉民要求北伐,表达了人民北伐的决心。稍后浙江、上海也出现许多主张北伐的团体,青年学生还组织了各种北伐队。同时,陈其美以沪军都督名义建议组织北伐联军,12月5日(十月十五日)在上海成立了北伐联合会。广东北伐军最早见诸行动,曾先后派出三批北伐军。当时北伐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领导和计划。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确定了北伐计划,拟分六路军北进,然后会合攻占北京。孙中山任蓝天蔚为关外大都督,率军北伐,到达山东烟台,又进军辽东半岛,但受阻于日本帝国主义未达预期目的,这是其中有所行动的一路,其他均无进展。这时南方是以北伐配合议和,逼清帝退位,而北方则以议和破坏南方的北伐。由于革命派在各方面压力下被迫对袁让步,南北议和达成协议,北伐亦告终止。

猜你喜欢

  • 赀选

    汉代选官方式之一。赀,即钱财资产。秦代家贫无行者不得推择为吏。汉承秦制,规定拥有赀产十万钱(汉景帝时改为四万钱)以上而又非商人者,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赀财,可谋得冗散官位或较低的吏职,以为升迁的阶梯,称赀

  • 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时韩仛胄主持的对金战役。宁宗即位后,韩仛胄总揽军政大权,欲乘女真贵族内外交困,势力渐衰之机,北上攻金,以立“盖世功名”, 自固权势。于是解除道学党禁,起用辛弃疾等主战派人物,以求一致对外。又立

  •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元末北方农民大起义。因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领袖韩山童,原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领袖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刘福

  • 浑天仪

    古代的天文仪器。有浑仪、浑象两种。浑仪又称圆仪,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何时创制,尚难断定。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经东汉贾逵、东晋孔挺、南北朝张子信、唐李淳风等人研究、改进, 日趋精密完善。其

  • 都护府

    唐代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政权机构。分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二类。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副大都护二人,副都护二人。上都护府设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都护府掌管治理少数民族事宜。唐代从贞观到天宝年间先

  • 南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建立。永康二年(公元397年),北魏进兵中山 (今河北定州)。后燕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镇守慕容德弃城南下, 公元398年,在河南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称燕王。次年,迁于广固(今

  • 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 拔都西征

    公元1235年至1243年术赤次子拔都统率蒙古军对欧洲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因宗室各系的长子、长孙,如术赤长子斡儿答,察合台长子拜答儿,长孙不里,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以及其他诸王和万户

  • 都江堰

    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秦昭王(一说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经验,征发民众,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筑了水利工程,即后来有名的都江堰。他们用竹笼装上卵石,在岷江中间筑起分水堤埂,把岷江

  • 杨玄感起兵反隋

    杨玄感系隋宰相杨素之子,袭封楚国公,官至礼部尚书。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二征高丽,命其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监督粮运。杨玄感与隋炀帝之间早有矛盾,曾与诸弟潜谋举事。当时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