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津电报总局

天津电报总局

清末设立的近代电讯企业。1880年(光绪六年)李鸿章奏准设立于天津,以盛宣怀为总办。设紫竹林、大沽、济宁、清江浦、镇江、苏州、上海等七处分局。中国第一条陆路电线即津沪电线,从天津开始循运河、越长江、经镇江而达上海,全线长二千五百公里,1881年(光绪七年)竣工并投入使用。1882年(光绪八年)改为官督商办。津沪电线全部投入使用后,英国企图染指,表示要从香港到上海敷设海底电线。为抵制英国势力扩张,两广总督张树声经请示清政府,批准港粤商人组织华合电报公司,架设广州、九龙、香港电线,上海电报局则赶建跨越苏、浙、闽、粤四省长达五千六百公里的陆线,连接广州。1883年(光绪九年)动工,次年完成,阻止了英国势力的扩张。1883年(光绪九年)左宗棠为抵制英国染指长江水线,奏准架设长江电线,由南京至汉口一千六百余里, 次年竣工,是为电报总局第三条干线。1884年(光绪十年)李鸿章兴建津沽北塘至山海关和山海关到旅顺电线。因总局于是年迁往上海,遂设北洋电报局。此外两广、陕甘、云贵、东三省等处都设有官电局,架设了广西、云贵干线、陕甘新疆干线、东三省干线,基本上敷盖了全国各行省和主要商业城市,初步形成了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讯网。电报局是洋务运动中最有成绩的企业,营业范围不断扩大,开创十五年,收入上升约二十倍,获利累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奏准将电报局收归国有,并自兼电报局总办。商股起初不愿出让。一度发生争执,为“商款官办”时期。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商股由官方收回,于是电报总局成为政府机关,隶属邮传部,改称电政局,兼办电话业务,1911年(宣统三年)将各省官办电报收归中央政府。此后,电报事业遂由政府电政部门直接管辖。

猜你喜欢

  • 求贤令

    曹操选官用人的诏令之一。曹操统一了北方,为加强统治力量,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颁布了“求贤令”。令文说: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之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天下的呢?他们所遇到的

  • 陈峒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农民起义。荆湖南路郴州(今湖南郴县)官府榷酒,官吏贪残虐民。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宜章(今属湖南)农民陈峒聚众举行起义。以当地山林为据点,四出袭击官军,深得民众拥护,队伍迅速扩大至

  • 李桓、罗厉起义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人李桓、罗厉,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反抗孙吴的残酷统治。起义军转战各地,坚持二年之久。嘉禾五年,起义军被孙吴中郎将吾粲和将军唐咨镇压,李桓、罗厉被俘。

  • 定武军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募集五千人,编为十营,在天津附近小站以西法训练,名为定武军。不久胡燏棻他调,袁世凯接统训练并加以扩充,改名为新建陆军。1914年6月袁世

  •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很多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告独立。1911年11月(九月)首义的湖北和上海地区同时发起筹组中央政权的倡议。经过争议,11月30日

  • 马相、赵祗起义

    东汉末年,益州绵竹(治今四川德阳北)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朝廷对农民的压迫更变本加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春,马相、赵祗在益州绵竹领导数千名农民举行起义。攻下绵竹城,杀县令李升。又攻破雒县(治

  • 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起来,决定从南京迁都北平(今北京)。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明朝政府对元大都进行大规模改建,征集了全国优秀工匠和百万民工,建造皇城、皇宫。布局以

  • 葵丘之会

    齐桓公建立霸权后,于公元前651年召集鲁、宋、郑、卫、许、曹等国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举行盟会。周天子也派宰周公前往,并赐齐桓公胙(祭肉)。这次盟会规定,凡同盟之国,不可壅塞水源,不可阻碍粮食流通,

  • 厢军

    宋代诸州之镇兵,又称厢兵、州兵。太祖建隆初年采纳赵普之议,始选诸州之兵壮勇者充禁军,其余留驻本州为厢兵。主要任杂佣劳役,而不注重训练,不参加战斗。主要来自招募,也有部分流放罪犯充厢兵。禁兵武艺不及或有

  •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