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基隆煤矿

基隆煤矿

清代第一座近代化煤矿。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英国发生煤荒,以洋煤维持生产的各机器局燃料供应困难,福州船政局亦感到威胁。1875年(光绪元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奏准在基隆开办新式煤矿,进口英国机器,聘雇英国技师和工匠,创办经费由闽浙总督从饷项中筹拨。常年经费则由台湾道批拨。工人最多时约千人。1878年(光绪四年)投产,1881年(光绪七年)年产达到五万四千吨。初期产量逐渐上升,后因交通运输困难,经营不良,产量呈下降趋势。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在侵台法军的威胁下,拆毁机器,炸毁矿井。次年恢复,改由商办。1887年(光绪十三年)复改为官商合办,旋又收回官办。以后英商欲乘机吞并未遂,招商承办也未成功。经营不力而生产萎缩,至九十年代更甚,1892年(光绪十八年)生产完全停顿。此后两年又重倡官商合办之议,迄未成为事实。中日甲午战争台湾沦陷,被日本霸占半个世纪,至抗日战争胜利才被收回。

猜你喜欢

  • 期门

    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因为他们经常“期(待命)诸殿门”,听候调遣,故名。属光禄勋,宿卫皇帝。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 清君侧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国,曾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参见“吴楚七国之乱”。

  • 计口授田

    北魏初年一种以人口为依据分配土地的办法。鲜卑族拓跋部在拓跋珪平定中原前,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部落。拓跋珪平定中原后,开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及其周围分土定居。拓跋氏统治者又从中原地区及当时的蒙古草

  • 间岛协约

    见“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以及秘密宗教白莲教。义和拳、梅花拳最初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相号召,设坛练拳

  • 《大清律》

    清代法典。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乾隆时重修律例,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颁行《大

  • 南明

    北京明朝政权被李自成农民军推翻后,明后裔子孙在东南建立的政权,包括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与桂王永历政权。

  • 秦灭巴蜀

    战国时,巴人分布在今四川东部的嘉陵江和长江沿岸,巴国都城在今重庆;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一带,蜀国都城在今成都。秦惠文王为了兼并领土和贪图蜀地物产富饶,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灭了

  • 海约翰政策

    见“门户开放政策”。

  • 限田限奴议

    西汉末年,大臣关于限制占有田地、奴婢数量的奏议。汉代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流民数量恶性膨胀,不仅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而且直接威胁到汉朝政权的生死存亡。汉武帝时,董仲舒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