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勇营制度

勇营制度

清代兵制之一,即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乾隆以后,清朝“经制兵”八旗、绿营暮气日深,国家有事即招募乡勇,组成勇营,其兵士称“勇”。咸丰以前,勇营均属临时招募性质,以补用兵时绿营兵力之不足。兵事一过,即行遣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和捻军驰骋于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奏称团练无济于事,绿营兵不堪战守,主张改弦更张,编练新军。他在长沙编练湘军, “选士人,领山农”。他以各级将领为中心,先设官,然后由官招兵。其制恰与绿营制度相反,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后起之淮军和各省之勇营,其制均仿自湘军。湘军和淮军等当时俱称为勇营,以别于国家“经制兵”绿营。勇营制度开始代替绿营制度。

猜你喜欢

  • “盗”跖起义

    春秋战国之际的一次人民起义。“盗”是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跖又作“蹠”,春秋战国之际人民起义领袖。他率领“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经之处“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堡)”,声势浩大;其“名声若日

  • 中法续增条约

    见“中法北京条约”。

  • 张鲁汉中政权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初平二年(公元197年)益州牧刘焉命五斗米道主张鲁,以督义司马的身份与被刘焉收买的五斗米道起义首领张修合作,消灭汉中太守苏固及南郑豪强赵嵩等势力。张鲁后来

  • 群治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08年12月13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杨王鹏、黄申芗、钟琦等将湖北军队同盟会改组为群治学社,钟琦任社长,以“研究学问,提倡自治”为名,继续在新军中进行

  • 旭烈兀西征

    蒙哥汗在位期间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对波斯与西亚地区的军事征讨。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已攻占波斯大部地区。公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继续向外扩张。公元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旭烈兀分镇波斯,并继

  • 籍田礼

    古代帝王于春耕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诗经·周颂·载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是农夫,播厥百谷。”《诗序》说: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可知籍田礼是为奉祀宗庙,祈求社稷,劝农耕作而举行

  • 道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以“道”为思想核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传为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其演变规律,他认为:“道”先天地而生,它无声、无形,不依靠外在

  • 武帝治河

    汉武帝时对黄河决口的治理。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于瓠子 (今河南濮阳附近),流向东南的钜野泽,灌入淮河、泗水,泛滥成灾,危及十六郡。汉武帝使汲黯、郑当时主持堵塞决口,劳而无功。丞相田

  •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宪台,又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魏、晋、刘宋改称兰台,梁、陈、北朝仍称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专司弹劾之职。唐高宗曾改称宪台,

  • 约法省禁

    汉初对秦法的减省。秦朝刑罚繁重,极为残酷。“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草菅人命,株连无辜,以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刘邦入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后,萧何又择取秦法中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