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共进会

共进会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部分同盟会员成立于日本的革命团体。首先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邓文辉等人发起,于1907年8月(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会址初设于东京青山麻布区华群学会,后迁大森体育会。张伯祥、邓文辉、刘公先后担任会长。发布了宣言和章程,并拟定了法规十条。下设内政、外交、交通、军务、参谋等九部,每部设部长一人。以同盟会纲领为纲领,采用同盟会誓词和三等九级军制。为使会党容易了解和接受,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该会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认为孙中山偏重在华南沿海边远地区起义,收效不大,主张将重心放在策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起义上。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秋,共进会主要成员分别返国。1909年(宣统元年)春,孙武、焦达峰设共进会总机关于汉口法租界,分机关于武昌。秋,焦达峰在长沙建立共进会机构,邓文辉在南昌建立共进会分会,并在上海、岳州等地设立通信机关。以现役军队编成七军,编会党为三镇,推刘公为大都督,多次密谋起义未果。后将注意力转向运动新军。1911年(宣统三年)同盟会中部总会派谭人凤两次来武汉策动协调该会与文学社合作。9月14日(七月二十二日)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成立发动起义总指挥部。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后无形解散。

猜你喜欢

  • 白虎观会议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群儒奉命会集于白虎观,详讨经义。朝廷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汉章帝称制临决,制成定论,称《白虎议奏》 (后亡佚)。又命史臣班固汇集讨论结果, 编撰成《

  • 天津水师学堂

    亦称北洋水师学堂。清末新式海军学校。1880年(光绪六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于天津。仿照英国海军教育章制,聘用英国军官任教习,由北洋海防经费内拨支经费。招收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青年入学,课程

  • 基隆之战

    中法战争中基隆军民抗击法军的战斗。1884年8月4日(光绪十年六月十四日)法海军少将利士比率领三舰进犯基隆,要挟守军交出防御工事,妄图据以夺取台北作为“担保品”,逼清政府投降,并夺取基隆煤矿以供军需,

  • 鲁王政权

    南明政权。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张煌言等人迎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就监国位。顺治三年六月,清军攻取绍兴,鲁王败逃海上。张煌言等人招集旧部,继续战斗,一度进驻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不久又被清军击

  • 昆阳之战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地皇三年(公元22年),新市、平林和舂陵兵会合后,众达十万,遂立刘玄为帝,主力围宛城(今河南南阳),另派王凤、刘秀、王常等分兵攻取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

  • 平定刘稹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 经界推排

    又名推排经界,简称推排法。南宋末年分区逐级检核官、民户田庄,厘定赋税的措施。南宋绍兴以后历次实施经界法,均遭官僚豪绅强烈反对与抵制破坏,成效甚微。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贾似道推行公田法后,次年九月

  • 俄蒙密约

    包括1912年11月3日沙俄与外蒙当局非法签订的《俄蒙协约》及《商务章程》。主要内容有:蒙古终止对中国的过去关系,俄国政府扶助蒙古自治,并为其编练军队,不准中国军队进入蒙境和汉人移居蒙地;俄人在蒙古享

  • 唐寓之起义

    南齐时三吴地区的农民起义。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冬,富阳(今属浙江)人唐寓之,乘却籍户对肖齐统治的不满,聚集四百人在新城(治今浙江富阳西南)举行起义,获得广大农民支持。起义军先后攻下富阳和钱塘(治今

  • 元祐党争

    宋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间的斗争。哲宗年幼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遂废罢新法,排斥“新党” (即变法派)朝臣。旋以司马光死,旧党分化为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为首的蜀党和刘挚为首的朔党等不同的政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