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箧中集

箧中集

元结编选。一卷。编成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选录好友沈千运孟云卿等7人诗24首,皆为五古,体现自己淳古淡泊、质朴自然的诗歌主张。书前有自序一篇。此书是古代著名唐诗选本之一。版本甚多。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随庵丛书》影宋刻本刊行,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中。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该所1962年重印本,作新一版刊行。而以傅璇琮编《唐人选唐诗新编》本最为详备精审。

选集。唐元结编。一卷。此集编于肃宗乾元三年(760),是元氏尽取其“箧中所有”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赵微明张彪、元季川等七人诗二十四首编成,《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元氏编此集是针对“近世作者”“拘限声病,喜尚形似”,“风雅不兴”(《序》)现状而发,故所录都是淳古淡泊,绝去雕饰的五言古诗,以矫正不良诗风,在当时产生颇大影响。此诗集宋代尚有刊本传世。但《宋史·艺文志》未见著录,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也称其“宋末尚存,近则未睹”,则元明间不显于世。明末有崇祯中毛晋汲古阁刊《唐人选唐诗》(八种)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唐人选唐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唐人选唐诗新编》均以《随庵丛书》本为底本排印,前者附徐乃昌校记,后者为新校。

猜你喜欢

  • 姚选唐人绝句诗钞

    清姚鼐撰。此书之选当在《五七言今体诗钞》之后。盖既有五七言律诗之选,也应有五七言绝句之选。故姚鼐此书专选唐人五七言绝句。姚氏初仅抄录,并未刊行。故书中无序言、目录、卷数、评注等项。仅分初选、正选,前为

  • 读杜二笺

    清钱谦益撰。见《读杜小二笺》。

  • 鹿角镇

    【介绍】:元稹作。此诗写于文宗大和五年(831)。鹿角镇,原注:“洞庭湖中地名。”大和四年,鄂州一带发生水灾,诗人曾以武昌军节度使的身份前去视察,第二年,这里又发大水,此时正值河北等诸藩镇拥兵自重,朝

  • 李治

    【生卒】:628—683【介绍】:唐代皇帝。即唐高宗。字为善。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太宗世民第九子,始封晋王。太宗贞观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帝位。后废王皇后,立武

  • 八柱

    神话传说中用以承天的八根柱子,实即八座山。《楚辞·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亦喻称国家栋梁之臣。刘禹锡《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

  • 嵇鹤

    嵇,指嵇绍。嵇绍字延祖,与其父嵇康二人风度卓异而才高出众,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答曰:“君未见其父耳。”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嵇鹤”称美人风度超群。李商隐

  • 象译

    古代称通译外族语言的官员曰象。故称翻译曰象译。亦借指四方之国。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序:“虎符不发,象译攸同。”

  • 批校本唐诗鼓吹

    金元好问选,清何焯、程廪年批校。廪年,字树华,号湘衡,康熙年间人。《批校本唐诗鼓吹》,十卷。系以元好问《唐诗鼓吹》为原本校勘批点而成。后有何仲子、已彦题记各1篇。稿本,《楹书隅录》卷五著录。

  • 鸿渐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后因以“鸿渐”喻指仕宦的升迁。刘商《送李元规昆季赴举》:“凤雏皆五色

  • 四韵诗

    由八句四韵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七言律诗。韩愈《送温造处士赴河阳军序》:“留守相公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叙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