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皇甫湜

皇甫湜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郡望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北)。生年有776、777、777?等说。排行七。王涯甥。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三年(808),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因策论直言时事,得罪权幸,被罢黜。授陆浑尉。大和二年(828)辟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府罢,归洛阳。应顾非熊之请,为顾况集作序。历侍御史。官至工部郎中。一说祠部郎中,世称“皇甫祠部”。性褊急,使酒,数忤同省,因求分司东都。居洛阳,淹滞不迁。八年(834),裴度任东都留守,辟为从事,优容之。卒于大和九年(835)后(一说卒于大和四年,误)。工文,为时所宗,是韩愈友人兼弟子,古文运动的骨干。其文学主张是:在重视文章“通理”的前提下,强调“怪”与“奇”,以之为“意新”“词高”的表现,“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答李生第一书》)。同时认为:“夫文者非他,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答李生第二书》)所论对于强调文学表现的形象性,纠正“古文”专门言道的倾向,有一定意义;但过于强调“奇”“怪”,又不免导致刻意求奇,反伤自然。其文章也发展了韩愈“尚奇”的一面,内容较广阔,反映现实有一定深度,有的颇有新鲜思想;表现手法和语言等则追求新奇,多奇特的想象、新巧的比喻和生俊的词语,又时见艰涩怪僻之弊。代表作《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韩文公墓志铭》、《吉州刺史厅壁记》、《悲汝南子桑文》等是传世名篇。诗如其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皇甫湜集》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一八作六卷。今传《皇甫持正文集》六卷。《全唐文》存文三卷,《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三五。曹汎有《皇甫湜生卒年考证》。

【生卒】:777?—835?

【介绍】:

字持正,行七。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三年又中贤良方正科。授陆浑尉,历官至工部郎中。裴度留守东都,辟为判官,称其为不羁之才。湜为著名古文家,尝从韩愈学古文,为文奇僻险奥。《新唐书》有传。宋人辑有《皇甫持正文集》6卷,今存。《全唐诗》存诗3首,其中《石佛谷》实为皇甫曙诗,《出世篇》或以为后人伪托。

猜你喜欢

  • 送陆沣还吴中

    【介绍】:刘长卿作。一作李嘉祐诗,见《全唐诗》卷二〇七。沣,当作“澧”。澧为吴人,家于江阴。诗写秋日傍晚送别时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体为六言,节奏舒缓,含蓄有味。

  •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介绍】:李贺《绿章封事》诗句。汉代著名文人扬雄曾闭门读书,生活困顿,后曾为黄门郎,执戟宿卫。蒿里,指荒凉的墓地。这二句是说我愿拿着汉戟招回像扬雄般穷书生的灵魂,别让他们的尸骨永远含恨埋没在荒凉的乱坟

  • 桃花溪

    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花源镇,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潜所作《桃花源记》而得名。当地有桃源山、桃源洞、桃花溪。唐代开始在此建寺观。宋时更盛。沿桃花溪而上,有水源亭、秦人古洞、豁然轩、延至馆等亭阁。风景幽深,为游

  • 邺城

    【介绍】:罗隐作。诗题一作《铜雀台之二》。邺城,三国时魏的都城,台,指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此诗讽刺曹操。曹操《遗令》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组履卖可也。”

  • 严敬受

    【介绍】:见阎敬爱。

  • 西东

    ①西方和东方。聂夷中《题贾氏林泉》:“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②或东或西。泛指四方,无定向。孟郊《过分水岭》:“十步九举辔,四环失西东。”③指一定的处所。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九九:“明月照时常皎洁

  • 负薪行

    【介绍】:杜甫作。负薪,背柴。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峡中居民,多是妇女伐薪,负于集市出售。《负薪行》与《最能行》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春所写的两首风土诗,堪称“姊妹篇”。这首写的是夔州妇女伐薪、出

  • 陈曙

    【介绍】:五代时蜀(今四川)人。初举进士。后避难为道士。《全唐诗补编·补逸》录诗1首。此诗《全唐诗》误系于李梦符名下。

  • 玉谿生

    【介绍】:见李商隐。

  • 鹤鸣华表

    犹鹤归华表。刘商《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二:“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参见“鹤归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