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嘏
【介绍】:
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作五代人。有《王嘏集》十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介绍】:
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作五代人。有《王嘏集》十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合集。明佚名编。明代题《唐人小集》的刊本有两种,编者均已佚名。一种是正德年间刊刻的五十八卷本,收唐太宗至五代王周共三十四家诗集;另一种是嘉靖年间刊刻的十九卷本,收孟浩然诗四卷、司空曙诗二卷、严维诗二卷
【生卒】:618—688【介绍】: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新、旧《唐书》有传。始封宋王,改徐王,再改韩王。历刺潞、泽、定、绛诸州,武后时授太尉。后坐与越王李贞谋反事为武后所杀。少聪俊好学,聚书万册,工书画,
【生卒】:887—941【介绍】:字明宝。初名传瓘,即位后易名。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武肃王钱镠子。曾任礼部尚书、镇海军及两浙节度使等。钱镠宝正元年(926)奉命监国。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
【介绍】:约贞观时在世,曾为长安县令。喜嘲谑,曾为诗嘲户部侍郎杨文瓘及长安县令杜善贤等人。《全唐诗》存诗3首。
身体。亦比喻才能器局。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四八:“一人好头肚,六艺尽皆通。”
【生卒】:737—82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裴。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人。初事不空三藏,精通印度声明及中国训诂。贞元四年(788)起,以二十三年时间,撰成《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元和五年(810)完成
到处,处处。武元衡《春斋夜雨忆郭通微》:“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世悠悠又遇春。”
【介绍】:李贺《老夫采玉歌》诗句。厌,通“餍”,饮食之意;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也感到厌恶。恨溪水,溪水常夺去采玉工的生命,故极言采玉工死后很久仍对溪水憎恨不已,这是一种指责统治者的
【介绍】:中晚唐之际僧人,嗣华严智藏。曾居黄州,后徙凤翔。《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偈诗1首。
白居易诗歌类别之一。白氏自编诗集,将其诗分为讽谕、感伤、闲适、杂律四类。他在《与元九书》中说:“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谓之杂律诗。”实则包括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排、七排在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