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隐士刘驎之字子骥。史称其为南阳人,志存遁逸,好游山泽。事见《晋书·隐逸传》。陶潜《桃花源记》曾提到刘子骥曾思循迹游桃花源,未果而死。后因以“子骥”为咏隐逸放游之士或桃花源之典。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介绍】: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开成末曾与裴坦同席读书。大中十四年(860)再应试,裴坦以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刘曾于帘前献绝句讽咏二十年前同砚事,是年乃登进士第。后不知所终。性嗜酒疏狂。《全唐诗》收诗
【介绍】:名不详。五代时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富家子,好与文士交往,喜赋诗,时呼为“杜荀鸭”,以比于杜荀鹤。《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介绍】:见张立。
《晋书·顾荣传》载:顾荣在叛将陈敏手下为官,谋与周玘、甘卓等人起兵攻敏。他们拆毁江桥,将船聚于南岸,敏率众不得渡,荣以羽扇挥之,众皆溃散。后因以“顾荣扇”为据江破敌之典。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长
【介绍】:李颀作。这是一首悼亡友诗,抒发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开头两句“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悲痛的气氛;接下来,具体描绘“物是人非”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情感的高潮:睹物
【生卒】:?—737【介绍】:字子龚,相州临漳(今属河北)人。明经及第。又登绝伦科。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东都留守、吏部尚书等职。卒年70余,谥文。新、旧《唐书
确实,名符其实。白居易《咏家酝十韵》:“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
古时于大道旁设长亭,为休息或送别之处。李端《送张淑归觐叔父》:“日惨长亭暮,天高大泽闲。”
唐代诗社组织。唐诗僧皎然颇能诗,且长于诗论,贞元年间在家乡湖州(今属浙江)创办诗会,以诗会友,研讨诗艺,酬唱赠答,声气相投,对唐诗发展有很大影响。预之者有陆羽、顾况、秦系、灵澈、朱放、张志和、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