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乐府
即新乐府。
即新乐府。
指新进士或新及第者。顾非熊《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介绍】:字服休。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僖宗时避乱隐居南岳,得道士轩辕弥明仙术后隐居宜州北山。后传尸解而卒。《全唐诗》存诗半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半。
《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后因以“刻烛”指文士集会赋诗之典。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刻烛当时忝,传杯此夕赊。”
①排除。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第五:“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根。”②谓军队溃败。杜牧《郡斋独酌》:“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见“塞上翁”。
西汉杜陵人,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年间持节出使匈奴,被囚禁并放逐于北海牧羊,受尽磨难,始终不降,坚贞不屈。十九年后方被汉迎回。见《汉书·苏武传》。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即张纲。张纲字文纪。杜甫《新定途中》:“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参见“张纲”。
顾国瑞、陆尊梧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180万字。本词典专在诠释唐五代诗词中的语词和典故,分语词和典故两部分,均依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同音者,依笔画排列。语词义以唐五代时所见的意义
【介绍】:唐代诗人。回,误作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载(751)为河南少尹,奉诏祭济渎。官终京兆少尹。《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九、《旧唐书·礼仪志四》、《新唐书
(一)(—sǎn)形容神情、举止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张九龄《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二)(—sàn)①消散。徐坚《棹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