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员半千

员半千

【生卒】:628~721

【介绍】:

先祖本姓刘。原名馀庆,字荣期,排行四,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东北)人。高宗上元时应八科举,皆中。调武陟尉。永隆初应岳牧举,高宗称善,擢高第。身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数任学士职。睿宗时官至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封平原郡公。卒年94。尝预修《三教珠英》。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录1首。

【生卒】:628—721

【介绍】:

唐文学家。原名馀庆,字荣期。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西)人,客居晋州临汾(今属山西)。排行四。高宗上元三年(676)应八科举,授武陟尉。永隆元年(680)应岳牧举,对策擢上第。武后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参军,入阁供奉。历司宾寺主簿、左卫长史兼弘文馆学士、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左迁水部郎中,出为棣州刺史。中宗时,为濠、蕲二州刺史。睿宗即位,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封平原郡公。玄宗开元九年(721),卜居尧山、沮水间,年九十四卒。半千工诗文,与王勃骆宾王有交往。《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员半千集》十卷、《三国春秋》二十卷,另有《明堂新礼》三卷、《临戎孝经》二卷,并佚。《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三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六尺孤

    ①未成年的孤儿。周代一尺相当于现代六寸。刘禹锡《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②特指未成年而继位的君主。徐夤《蜀》:“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 山下宿

    【介绍】:白居易作。约于元和十二年(817)至元和十三年作于江州。诗中的“水边碓”指水碓,是一种舂谷设备,诗中是用其舂云母。诗人一日于山下独宿,在静静的夜里,听着水边水碓之声,写下了这首小诗。意境清幽

  • 阳侯

    古代传说中的波神。王毂《苦热行》:“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 柳惟深

    【介绍】:见柳浑。

  • 书桐叶

    【介绍】:任氏作。是一首闺情诗,抒写作者少女时期对有情人的强烈渴慕和相思之情。直抒胸臆,剖白感情直率真切,描画情态、动作、心理栩栩如生。钟惺《名媛诗归》评其“一段浑沦磅薄之气,妙在不能截断。当时偶随笔

  • 王维诗选注

    ①张清华选注。1985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注王维诗185首,不仅包含了王维诗中的精华,而且注意选录了不同题材、不同诗体的代表作品,是目前王维诗选本中选篇最多,最有代表性的选本。每首诗的艺

  • 大雷书

    指书信。李白《秋浦寄内》:“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参见“大雷岸”。

  • 探汤

    ①把手伸进热水。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后因以“探汤”比喻心存戒惕以躲避邪恶。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②形容酷热。柳宗元《夏夜

  • 汪遵

    【介绍】:唐代诗人。又误作江遵、王遵、王遒。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一作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幼为小吏。家贫,好学,常借书昼夜苦读,渐能诗,但深自晦密。后辞吏职应试于长安,遭乡人许棠轻侮

  • 政馀集

    诗集。五代罗绍威(一作罗威)撰。《旧唐书·罗弘信传》附《罗威传》谓其名己所作为《偷江东集》,共五卷。《崇文总目》卷五著录为《政馀集》五卷。至南宋时其集已有散佚。《宋史·艺文志四》仅著录《政馀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