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伉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孔明。诸生。弃科举业,往江西崇仁师事吴与弼。学成辞归,日究诸儒论议,一切折衷于朱熹之学。事亲孝。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有《易义发明》等。
字孔明,常山(今属浙江)人。吴与弼门徒。所著《易义发明》、《读史管见》、《观物余论》、《蛙鸣集》,多被火烧掉。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孔明。诸生。弃科举业,往江西崇仁师事吴与弼。学成辞归,日究诸儒论议,一切折衷于朱熹之学。事亲孝。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有《易义发明》等。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孔明。诸生。弃科举业,往江西崇仁师事吴与弼。学成辞归,日究诸儒论议,一切折衷于朱熹之学。事亲孝。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有《易义发明》等。
字孔明,常山(今属浙江)人。吴与弼门徒。所著《易义发明》、《读史管见》、《观物余论》、《蛙鸣集》,多被火烧掉。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孔明。诸生。弃科举业,往江西崇仁师事吴与弼。学成辞归,日究诸儒论议,一切折衷于朱熹之学。事亲孝。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有《易义发明》等。
【介绍】:春秋时郑国人。文公时大夫。郑文公四十三年晋秦围郑,报公子重耳出亡时文公不礼之仇。进烛之武于郑文公,使见秦穆公,秦与郑盟,郑围乃解。
【介绍】:西汉北地郁郅人。初事景帝。武帝元光二年,以太中大夫为材官将军,与韩安国、李广等率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匈奴单于,伺机袭击。单于入塞,中途觉察,引兵而逃。元朔元年,匈奴犯边,息率兵出代,获首
【介绍】:明浙江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称四子。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
【介绍】:元浑源人。尚气节。由云中招讨使、都元帅,累官永安军节度使。以不愿久贪爵宠致仕。
字明隐,太祖弟寅底石子。骄凶狡狠,太宗庆恶,使守边塞,累迁西南边大详稳。世宗立,刘哥首从,以功为惕隐。天禄中,准备乘进酒刺杀世宗,事泄,流徙乌古部,以病疽死。【介绍】:辽皇族,字明隐。太祖侄。太宗恶其
【介绍】:唐鍾陵人,***。罗隐有诗云:“鍾陵一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介绍】:或称善绻。传说中尧舜时武陵人。有道之士。居枉渚。尧闻其贤而师事之。尧卒,舜以天下让之,卷以为尧不教而民从,不赏而民劝,百姓安乐。今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大作皇韶之乐以愚
【介绍】:唐人。肃宗乾元二年,为密州刺史。上元元年,自青州刺史,拜淄沂沧德棣等州节度使。寻与青登节度使尚衡相攻于兖郓。李光弼兵将至河南,乃赴阙。代宗初,为秘书监。广德元年,吐蕃陷京师,仲卿逃至蓝田,聚
恭弟。位上仪同三司、封褒中侯。(,参见《北史》)
【介绍】:宋桂阳临武人。生于理宗朝,少与奎龙友善。有司尝荐往衡阳石鼓书院就读。宋亡,隐居力学,以宋遗老自居。平生所为诗文甚富,凡所作直纪岁,不题元号。爱月溪山水之奇,遂绪庐其间,自号“月溪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