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
【介绍】:
亦称赵宣子、宣孟。春秋时晋国人。赵衰之子。晋襄公七年,任中军元帅,遂执国政。襄公卒,盾使先蔑、士会迎公子雍于秦,经襄公夫人穆赢力争而立为灵公,御秦师。灵公即位,荒淫暴虐,盾屡谏不听,灵公反欲杀之。盾惧祸出走,未出境,其族弟赵穿杀灵公。赵盾归,迎立襄公弟黑臀为晋成公,继续任国政。卒谥宣。
【介绍】:
亦称赵宣子、宣孟。春秋时晋国人。赵衰之子。晋襄公七年,任中军元帅,遂执国政。襄公卒,盾使先蔑、士会迎公子雍于秦,经襄公夫人穆赢力争而立为灵公,御秦师。灵公即位,荒淫暴虐,盾屡谏不听,灵公反欲杀之。盾惧祸出走,未出境,其族弟赵穿杀灵公。赵盾归,迎立襄公弟黑臀为晋成公,继续任国政。卒谥宣。
【生卒】:?—1642【介绍】:明山东滋阳人,字宁。读书默识强记。性孝友。崇祯六年举人。十五年清军攻破兖州,于宁被执,不屈死。有《重订心学丛说》、《辛巳救荒策》。
【介绍】:宋福州怀安人,字登父,号仁斋。世业医,至士瀛尤精。有《仁斋直指》、《医学真经》、《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义深族弟。习礼学,好音乐。曾撰《乐书》近百卷。官至尚书左丞。齐天保初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齐赵郡高邑人,李义深族弟。粗通礼学义训,好音乐。魏孝武帝末,官尚书左丞,齐文宣帝天保初卒。有《乐书
【生卒】:?-278本名纂,字令先,河南偃师(今属河南)人。蜀后主时官至秘书令。幼贫好学,博览群书,善作文。蜀亡,随侍蜀后主东迁洛阳。入晋,官至巴西太守。所著诗论赋近百篇。【生卒】:?—278【介绍】
【生卒】:572—640【介绍】:唐僧。颍川人,俗姓陈。博览多通。高祖武德初,住济法寺。时太史令傅奕请废佛法,法琳因作《破邪论》上之,事遂寝。太宗贞观初,主龙田寺。十三年,道士秦世英诬其谤毁国家,下狱
【生卒】:438—487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初名道先,后避齐高帝讳改名。宋世与萧赜相善,累为其宁朔、抚军、中军府司马。齐国建立,迁司州刺史,沿边筑戍、防御北魏。萧赜即位,封新吴侯,迁领军将军。
【介绍】:东晋谯国人,字彦远。积功,封真定侯。累迁顺阳太守。晋孝武帝太元中,苻坚攻顺阳,穆战败,被执至长安,称疾不仕。后坚倾国攻晋,穆与关中人士谋袭长安,事泄遇害。
【介绍】:西汉涿郡高阳人,字子赣。少孤贫,为人牧羊,能史书。年十三为郡小吏,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元帝、成帝时,历任县令、郡太守、部刺史、王国相、京兆尹,以廉洁奉公,诛恶不畏豪强,致多次被诬免官。曾镇压
武进(今属江苏)人。定婚后,沈家背约。守志,十六岁绝食死。
字汲仲,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咸淳中,从外舅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徐道隆入蜀,铨试第一名,为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与高彭、李湜等号南中八士。宋亡,退居永康山中。至元二十五年(1288)拜集贤修撰。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