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白圭

白圭

【生卒】:1419——1474

字宗玉,南宫(今属河北)人。正统进士。授御史。监军征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审理疑狱百余案。随从英宗北征,兵败土木堡逃回。历升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天顺时,历官右副都御史、工都尚书。参赞南和侯方瑛军讨擒贵州东苗干把猪。成化元年(1465)督军镇压刘千斤起义,后历升官为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性格简重。十年死。赠少傅,谥恭敏。


【生卒】:1419—1474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宗玉。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军攻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土木之变,陷身后脱还。天顺二年进右副都御史,赞方瑛军镇压贵州苗干把猪起事。旋巡抚湖广。入为兵部侍郎,进工部尚书。成化元年,提督军务,镇压荆襄流民刘通等起事。事平,加太子少保。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议出兵大举搜河套,调兵征粮,内地负担甚重,而所遣大将皆畏怯不任战,终于无功。卒官。谥恭敏。


【介绍】:

战国时人,名丹,字圭。魏惠王时为相,善筑堤治水,自称胜于禹。主张减轻田税,二十分取一。一说,与经商致富之白圭为同一人。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猜你喜欢

  • 朱珵堦

    简王七世孙,封沁水王。善诗喜士,名声甚著。

  • 刘著

    【介绍】:宋金时舒州皖城人,字鹏南,号玉照老人。宋政、宣间进士。入金历仕州县。年六十余始入翰林,为修撰。终忻州刺史。

  • 吉梦熊

    【生卒】:1711—?【介绍】:清江苏丹阳人,字毅扬,号渭厓。乾隆十七年进士,由编修累官通政司通政使,四十六年告归。工诗文。有《研经堂集》。

  • 太师挚

    【介绍】:商末人。乐官太师,名挚。因纣暴虐,乃与乐师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鼓方叔、播鞉武、少师阳、击磬襄等或适诸侯,或入河海,奔散以去。一说:系春秋鲁哀公时人,因三桓僭妄,鲁益衰,乃散奔四方。又说:

  • 纪天锡

    字齐卿,泰安(今属山东)人。弃进士业习医,以医术闻名。集注《难经》五卷,大定十五年(1175)上其书,授医学博士。【介绍】:金泰安人,字齐卿。早弃进士业,学医,以医名世。世宗时,上《集注难经》五卷,授

  • 徐焕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舫亭。嘉庆六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少治《仪礼》,曾作《朱子释宫图证》。所作古文质朴无饰。有《舫亭集》。

  • 王豹

    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少忠直,初为豫州别驾,转大司马齐王司马冏主簿。两次上书司马冏,劝说与诸王结盟好,各归国守土,以避免相互混战。司马冏不听,反杀豹。【介绍】:春秋时卫国人。善讴歌。居于淇。河西之民

  • 车惠畴

    【介绍】:清江苏江宁人,字迪之。工书,能琴,善画山水。

  • 王起峨

    【生卒】:?——1644安岳(今属四川)进士。举义兵讨流“贼”,不克死。

  • 霍光

    【生卒】:?—前68【介绍】:西汉河东平阳人,字子孟。霍去病异母弟。武帝时,为奉车都尉,甚见亲信。后元二年,为大司马大将军。昭帝年幼即位,光与桑弘羊等同受武帝遗诏辅政,封博陆侯。昭帝即位,光与上官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