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法显

法显

平阳武阳(今山西沁县东南)人。后秦时居长安为僧。自长安游天竺。历时十三年又四个月。足迹达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学梵书、梵语,抄写经文。东晋义熙八年,乘商船归国,经今爪哇,终达山东登陆。后南至建康译经,著《佛国记》一卷。译《僧祗律》为当时僧徒遵用。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何嵩

    字泰基,何遵子。性宽弘,博览典籍,尤精《史记》、《汉书》。年轻时曾为著作郎。【介绍】:西晋陈国阳夏人,字泰基。何遵子。宽弘爱士,博览典籍,尤善《史》、《汉》。少历清官,领著作郎。

  • 陆人龙

    【介绍】:明钱塘人。字君翼,别号平原孤愤生。生活于万历至明末。曾以平原孤愤生笔名撰写长篇小说《辽海丹忠录》,又以陆人龙本名撰写《型世言》,参与其兄陆云龙之出版、选评活动。《型世言》在1987年被法籍华

  • 刘余

    【生卒】:?—前128即鲁恭王,景帝子。母程姬。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淮阳王。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前154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晚年爱好音乐,不喜辞辩。为人口吃。初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

  • 张芾

    【生卒】:1814—1862【介绍】:清陕西泾阳人,字黼侯,号小浦。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末,为江西学政,受朝命查案,办事得力。咸丰二年擢江西巡抚。次年,守省城九十余日,对抗太平军。不久因事夺职

  • 封粲

    进寿弟。起家荆州长流参军。位至征东将军、广州长史,光禄大夫。

  • 乞伏国仁

    【生卒】:?-388陇西(今属甘肃)鲜卑人。父乞伏司繁,仕苻秦为镇西将军、南单于,镇勇士川。父死,国仁代镇。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趁苻坚败死,称大单于,建元,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太元十三年死

  • 郭世隽

    【介绍】:见郭。

  • 王世贞

    【生卒】: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刑部尚书。曾得罪严嵩,被调外任。父忬因滦河失事,被杀。他与弟世懋伏阙讼父冤,

  • 赵遐

    【介绍】:北魏天水人。赵翼从子。初从孝文帝征南阳。宣武帝景明初,以战功封牟平县子。后督巴东军事,镇南郑,屡败梁师。还为荥阳太守,以救朐城失利,免官。孝明帝延昌中,起为别将,防捍西荆。熙平初,出为汾州刺

  • 顾孟乔

    【介绍】:明福建莆田人。正统四年礼部会试中式,以病告归。登门受业者甚众。七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户部郎中,改南京刑部。致仕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