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
【生卒】:?—约224
【介绍】:
三国魏京兆杜陵人,字伯侯。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能决狱。荀彧荐之于曹操,以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后拜河东太守。为政宽惠,劝民耕作,讲武兴学。魏文帝立,封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遭风漂没。
【生卒】:?—约224
【介绍】:
三国魏京兆杜陵人,字伯侯。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能决狱。荀彧荐之于曹操,以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后拜河东太守。为政宽惠,劝民耕作,讲武兴学。魏文帝立,封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遭风漂没。
【介绍】:五代时后周太祖郭威皇后。邢州龙岗人。柴守礼妹。世家豪右。威微时闻其贤淑,聘之。威壮年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柴后常规劝之,有内助之力。威即位时已卒,追册为后。
【生卒】:946—1004【介绍】:宋洪州南昌人,字仲言。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历大理评事、通判澧州,以强干闻。累迁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颇用心计,革去宿弊,太宗深器之。迁给事中、参知政事。
【生卒】:?-709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少举明经,授玄武尉。证圣初,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时由户部尚书迁至尚书左仆射。历事三主,知政事十余年,巧佞邪媚,善于迎奉。(,参见《新唐书》)
【生卒】:?—1881【介绍】:清广东南海人,字子襄,号稚圭。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官襄陵知县。曾解决县民争水溉田陈案,推行水田近万亩,有惠政。后隐居九江乡,学者称九江先生。其学宗郑玄、朱熹,以修行为本,
【生卒】:1830——1900字鉴堂。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捐纳县丞。光绪中,历官直隶冀州知府,护理广西巡抚、山东巡抚。时有“北直第一廉吏”之称。中法战争时,主持龙州西运局,创设医局,筹粮饷,救死扶
【生卒】:?——1282字泰叔,杨大渊之侄。1258年依叔父降附宪宗,为安抚使。中统六年(1260)攻礼义城、出通川,至元元年(1264)在蟠龙、射洪、椒原大败宋兵。后袭开州、略达州,攻重庆、战蓬州、
【生卒】:1785——1850字少穆。福建候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历官御史、江苏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广、两江、两广、陕甘、云贵总督。所至地方皆有政绩,尤以水利事业为显著。道光中,先后参加修筑浙江
【生卒】:426—476【介绍】:北魏范阳人,字季真。李訢弟。性惇厚,多识人物。历中书博士、侍郎、渔阳王尉眷傅、左将军。兄诉宠信范等人,璞劝谏兄与等绝,诉不听,卒及祸。璞官至长安副将,赐爵宜阳侯。卒谥
【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吴江人徐崧编《百城烟水》,胪列苏州府所属名胜,仿祝穆《方舆胜览》之例。崧卒,为续成之。书成于清初,刊于康熙二十九年。
【生卒】:503—559【介绍】:即陈霸先。南朝陈开国君主。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读兵书,多武艺。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