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周子谅

    【生卒】:?—737【介绍】: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张九龄按察岭南,奏充判官。九龄为相,引为监察御史。二十五年,牛仙客为相,九龄罢知政事。子谅以仙客滥登相位,责御史大夫李適之坐观其事。適之奏其言。上大

  • 韩游瓌

    【生卒】:?—798【介绍】:唐灵州灵武人。始为郭子仪裨将,从破安禄山,累除邠宁节度留后。德宗奔奉天,以兵赴难,朱泚兵夺门,殊死战乃解,论功与浑瑊等皆第一,拜邠宁节度使。后与吐蕃战,屡败之。官终右龙武

  • 林雷龙

    【生卒】:1235—1293【介绍】:名或作霆龙。宋兴化军仙游人,字伯雨,号春山,自号清逸处士,时人尊称漫翁。林大有子。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度宗咸淳初预乡荐。方应发辟为录事参军,迁莆田令,寻以宣教郎

  • 刘长佑

    【生卒】:1818——1887字印渠。湖南新宁人。道光拔贡生。咸丰初年,以乡勇随江忠源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长期转战湖南、江西、广西诸省,曾战败江西太平墟,欲自杀,未遂。赐号“齐普图巴图鲁”,升任广

  • 徐照

    【生卒】:?—1211【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工诗,尚晚唐贾岛、姚合,多闲逸写景之作,有诗数百,琢思奇异,为南宋诗坛“永嘉四灵”之一。有《芳兰轩集》。

  • 完颜婆卢火

    【生卒】:?——1138金安帝五代孙。随太祖伐辽有功,授谋克。天辅中,为泰州屯田猛安都统。太祖攻打燕京时,婆卢火为右翼,出兵居庸关,大败辽兵。天会十三年(1135),授平章政事。天眷元年死,赠开府仪同

  • 王士祯

    【生卒】:1634——1711字贻上。初名士禛,又名士正。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历官至国子监祭酒、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以博学、善诗文著名于时,深得康熙帝之宠,曾录其诗三百首为《御览集》。屡

  • 周仪

    【介绍】:宋邵州邵阳人,徙居武冈。太宗雍熙初进士。官至谏议大夫。为仁宗嘉祐间直臣。

  • 单宁

    【生卒】:?—前190【介绍】:西汉人。从刘邦起兵。任郎中,从定三秦,以功封昌武侯。

  • 蒋雝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元肃。少博学强记,与林光朝等十人俱知名,号莆阳十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教授泉州。尝撰时政十议。迁知通州,秩满入觐,首言江东盐课之弊,应对如流。将除赣州,为执政所沮,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