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鲁经

鲁经

? —1556

明朝将领。蒙古族。※鲁鉴孙,鲁麟子。弘治(1488—1505)末,袭祖职指挥使,领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本部土军。正德二年(1507),自陈随父有功,升都指挥佥事。父卒,积战功,再迁都指挥使,充左参将,分守庄浪。不久,署都督佥事。嘉靖(1522—1566)初,因力战被创,请休致,明世宗慰留之,令充副总兵,守庄浪如故。六年(1527),晋都督同知,充总兵官,镇守延绥。未久,奉命改守庄浪。居2年,以疾致仕。二十二年(1543),奉诏率壮士5千,赴援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警息,仍回庄浪自领土军。史称“经骁勇,奉职寡过,继祖父为大帅,保功名,称良将”。

猜你喜欢

  • 四老

    苗族民间头人※寨老、※活路头、※牯脏头和※鬼师的总称。“四老”实行社会分工,分别负责带领生产劳动,调解纠纷,主持宗教仪式及祭祀活动,口授历史传说、诗歌、教育族人等。为自然形成的各种头领。不脱产,均为男

  • 松桃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唐垂拱二年(686),置万安县,属锦州。天宝二年(743),改名常丰县。宋置龙泉葛泽长官司,属沅州。政和年间,置平茶洞。元初,改置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又以乌罗洞置乌罗龙干等处

  • 盏达副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地置。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时干崖宣抚司刀怕便为宣抚,朝京师,赐名思忠,以其子刀思效为副宣抚,居盏达。虽为干崖宣抚司之贰,然自相承代。明末,

  • 徒单克宁

    ?—1191金大臣。本名习显。女真族。徒单氏。汾阳军节度使况者之子,左丞相※完颜希尹之甥。其先金源县(治今辽宁朝阳县西北喀喇沁)人,后徙居比古土之地,后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今山东掖县)。善骑射,有

  • 那贝

    见“赫哲族”(2422页)。

  • 拥担达

    哈尼语音译。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迁居新房仪式。新房建成,女主人端上半盒糯米饭和一个熟鸡蛋,男主人抬着祖先神龛,率领全家将之置于屋中祖先灵台上。然后大家动手,帮助新房主人搬家具,支三脚架,立支锅石。主人杀

  • 遮放副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据《续云南通志稿·秩官志·土司传》引《遮放土司世系》,明正统元年(1436),多怀们从征麓川有功,授副宣抚司,居遮放。

  • 石抹世绩

    ?—1234金朝大臣。字景略。咸平路(今辽宁开原东北)酌赤烈猛安莎果歌仙谋克人。契丹族。石抹氏。抚州(今河北张北县)刺史石抹元毅之子。幼勤学,为文有体裁。章宗承安二年(1197),以父死王事,收充侍仪

  • 三秦王

    十六国时期前秦奠基者略阳临渭氐帅苻洪的称号。三秦指今陕西秦岭以北及甘肃东部地区或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地区。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被秦、雍二州徙民拥立为主,众至10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 丁谦

    1843—1919清代史地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光绪七年(1881)大挑第二,署汤溪县教谕,旋授象山县教谕,在职20余年,中因中法战争时赞护海防有功,加五品衔。喜治历史上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