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永昌

高永昌

?—1116

大渤海国创建者。渤海遗裔。先世为渤海国六右姓之一,渤海亡后,迁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仕辽,官至东京(今辽阳市)裨将(一作供奉官)。辽天祚帝于天庆五年(1115)募渤海士卒2000人屯白草谷,以其为裨将,防御女真人。乘女真阿骨打已称帝,辽不能支,遂萌建国称号之志。次年正月,邀东京城内10余青年,夜入留守府杀留守萧保先,逃出城。事发,辽户部使大公鼎、副留守高清臣滥杀无辜,人情怨愤,乘势率部下及渤海部众,入据东京城,自称大渤海皇帝(一作国号大元),建元隆基(一作应顺)。辽东50余州纷起响应。因颇有杀掠,奚人渡辽水西逃,渐失人心。与辽军30余战,皆不胜,退保东京城。为打破辽军围剿,闰正月使挞不野等向金太祖阿骨打求援。阿骨打以其僭大号,拒发兵,继以其表辞不逊,于四月命大将斡鲁统兵趋东京攻永昌。五月,金兵与辽军在沈州(今沈阳市)相遇,辽军大败,取沈州。闻讯,惧,遣使向阿骨打献金印、银牌,表示愿去名号,称藩。时有部下投金,谓此举乃缓师假降,斡鲁遂进围东京城。初战首山不利,率5000余骑逃奔长松岛,渤海人恩胜奴等执其妻子以城降。未几,为部下挞不野擒献斡鲁,被斩。起义失败,然为阿骨打尽取辽东州县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 隋炀帝征吐谷浑

    炀帝杨广为开拓边土,经营西域,于大业五年(609)夏四月,亲率百官、嫔妃及各路军,以“西巡”为名,征讨吐谷浑。自扶风西向,跨陇山、经枹罕,出临津关(今青海循化东),渡黄河至西平(今青海乐都)。五月九日

  • 苏隐

    见“萧匹敌”(1992页)。

  • 图赖

    1600—1646清初将领。满族。瓜尔佳氏。清初五大臣※费英东第七子。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正黄旗。天聪元年(1627),随征察哈尔,攻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三年,随皇太极伐明,进逼北京,以战功晋

  • 哈哈珠子

    满语音译。“童仆”之意,或作“小厮”。指清代八旗大员中幼年子弟被挑选入宫侍候皇子的小使。待遇低微。其制以京师八旗大员子弟为限,凡年在11—13者皆与选。被挑取者轮日入值,每一皇子身侧,一值凡两人,三四

  • 榕江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唐置应江县,属应州。宋称为古州,为羁縻州,属融州融水郡。元至元二十年(1283),立古州八万洞总管府。至治二年(1322),废。设古州军民府。明洪武三年(1370),置古州蛮夷长

  • 拓跋翰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①秦王翰,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第三子。少有志,年15便请率军征伐,受命领骑2千。成年统兵,号令严信,屡次征讨,多有战功。建国三十五年(372)以后或三十九年前卒。道武帝拓跋珪即位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

    1764—1836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归化城土默特旗人。蒙古族。幼名热西尼玛。孟克章格亚第三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一世圆寂,经班禅指名寻访,由章

  • 米兰古堡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75公里处。据考察系唐代吐蕃戍堡。略呈方形,周长260米。城垣为夯土建筑,四角有望楼。城内遍布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上刻圆形与水波形纹。碉堡、佛教寺基用土块建成。碉堡高约20米,底部

  • 满达理

    ?—1621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氏。世居布颜舒护鲁。天命六年(1621),以佐领随扬古利攻沈阳,奋勇继进,大败明二万援军,先登克沈阳,论功居首。寻随军攻辽阳,率先登城,卒于阵。

  • 马喇希

    ?—1655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完颜氏。天聪八年(1634),袭兄噶禄二等甲剌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任蒙古梅勒章京,升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进山海关,追击农民军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