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绛士

马绛士

1887—1936?

近代戏剧家。本名马妆郁,字仲秩。四川成都人。回族。早年赴京师,入译学馆习日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派赴日本东京商科大学留学。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与陈英士结识,因爱好戏剧文艺,参加陆镜若、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社会钟》、《热血》等话剧。对我国最早的话剧活动有开创之功。辛亥革命后,回国与陆镜若等创立“新剧同志会”,并组织职业剧团,在上海、无锡、杭州、长沙等地演出。同时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23年赴齐齐哈尔,任黑龙江省国防筹备处科员,兼任当地清真小学校长。复在齐齐哈尔推广话剧活动。1931年入马占山部参加抗日,后随马部转由苏联回国。赴北平(今北京),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 靠罗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寨与寨之间借地耕种所付的地租。各个村寨都有严格的地界,若某一村寨需要向另一村寨借地(寨公地)耕种时,由借地村寨头人向对方头人提出,并送上若干腊条、茶叶等礼物,得到允许后

  • 思达藏

    见“答苍”(2238页)。

  • 九大臣

    唐代吐蕃职官名。又称“九政务大臣”。系对几种高级官吏的统称,音译为“切古”。又具体指吐蕃“掌管诸事的九大臣”。据《德乌佛教史》载,包括大、中、小三贡论;大、中、小三内相(即内务大臣);大、中、小三大平

  • 成汉昭文帝

    见“李寿”(1017页)。

  • 板楯蛮起义

    东汉时巴郡板楯蛮的反汉廷斗争。板楯蛮因受汉朝官吏残酷剥削压迫,“愁于赋役,困乎刑酷”,“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过于奴婢,箠楚降于囚虏,至乃嫁妻卖子,或自刭割。陈冤州郡,牧守不理;去阙廷遥远,不能自闻

  • 速黑忒

    (?—1534,一说为1520) 明代海西女真首领。又作舒和德。纳喇氏。哈达部著名首领※王忠父(一说为伯祖父)。明正德(1506—1521)至嘉靖(1522—1566)初年,为塔山前卫左都督。居松花江

  • 沙忽带

    金代女真语。“舟”、“船”之意。女真族源于肃慎,该族在汉晋时称挹娄,经常在夏季“乘船寇盗、邻国患之”。按此,此词在女真语中出现当在东汉时期或更早。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

  • 阿龙

    部分怒族自称。见“怒族”(1774页)。

  • 麃鹿神

    契丹民族祭祀的一种猎神。据《辽史》载:“辽俗好射筈鹿,每出猎,必祭其神以祈多获。”(卷116)。

  • 天助军

    参见“三顺王”(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