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州真教寺

青州真教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院。地在山东青州益都镇。元丞相伯颜后裔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为历史上山东东部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淄博、临沂、济宁等地阿訇多在此学经。全寺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别具一格。分三进,主体建筑大门、仪门、礼拜殿,在东西中轴线上,左右成对称式配列。寺门为单檐歇山式砖石仿木结构,梁枋挂砖上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及汤瓶、香炉、经卷等砖雕,十分精致。大殿约1000余平方米,可容千人礼拜,由前殿、中殿、后窑殿上接望月楼组成,朴素典雅,气势雄伟。前殿檐下施斗拱,梁枋朱漆新绘,描金涂丹,并绘有“青州八景”。后殿阁脊高大,花纹精致,施吻兽、近看皆系各种花朵模拟而成。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或增修。

猜你喜欢

  • 靺鞨舞

    古代靺鞨族的舞蹈。已失传。开皇(581—600)初,隋文帝宴靺鞨朝贡使者,使者与随从为谢文帝恩,起作靺鞨舞。史载舞者动作“曲折多作战斗之容”,文帝惊谓侍臣曰,此舞“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

  • 谛仓麻呢巴·西饶扎西

    1647—1716清代藏传佛教高僧。藏族。出生于上热贡地方。顺治十六年(1659)出家。康熙元年(1662),入隆务大寺经院学经。五年(1666),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经院,学习《中论》、《般若》和《

  • 稠离

    即“稠雕”(2367页)。

  • 禹古苏

    又称“米亚楼”,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巫师的称呼,系指能利用某种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即巫术给人驱鬼消灾的人。过去怒族人普遍相信“万物有灵”,凡遇天灾或疾病,都认为是某种“鬼灵”作崇所致,

  • 色勒库尔绥远回队

    清末新疆民族武装之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塔什库尔干(时称蒲犁厅,即原色勒库尔)的塔吉克和柯尔克孜族青年,为抵御英、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应募组成。由驻防当地的马队旗官兼任管带,阿奇木伯克兼任总哨,

  • 全辽志

    书名。明巡按御史李辅撰。6卷。他认为旧《辽东志》舛讹脱落甚多,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行重编,越六月而成书。全书分19篇,即图考志、沿革志、山川志、赋役志、边防志、兵政志、马政志、职官志、选举志、

  • 少宁国公主

    参见“小宁国公主” (152页)。

  • 鲁克察克

    见“柳中”(1575页)。

  • 宏词科

    见“制举宏词科”(1454页)。

  • 轩岗坝人民起义

    世纪中叶,轩岗坝(今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德昂、景颇等族人民不堪芒市土司的残酷统治,联合起义反抗土司。芒市土司纠集土司兵进行疯狂镇压。起义群众在布幸额门率领下,英勇抵抗,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