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不哥之乱

阿里不哥之乱

蒙古贵族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争夺帝位之战。元宪宗八年(1258),蒙哥汗率军攻宋,由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翌年,蒙哥卒于军,时忽必烈统兵围鄂州,得阿里不哥争位消息,北归,于中统元年(1260)在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帝位。四月,阿里不哥闻讯,亦纠合部分蒙古贵族于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忽里尔台(族众大会),自立为帝,密约关中、陇、蜀等地蒙古将领响应。忽必烈任廉希宪为宣抚使,率汪良臣等平定诸叛将。阿里不哥为忽必烈军所败,奔于乞儿吉思之地,物力、财力十分匮乏,处境窘困。中统二年(1261),阿里不哥率军南犯,与忽必烈所部蒙、汉诸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复被击败,退回漠北。次年,阿里不哥发兵攻察合台后王阿鲁忽,在阿力麻里等地大肆杀掠,引起部下不满,随从部众多叛离,又遇连年饥荒,势穷力尽,于至元元年(1264),被迫降忽必烈。后病死。长达4年的战乱始平。

猜你喜欢

  • 永忠

    清宗室。字良辅,又字癯仙。满族。爱新觉罗氏。多罗贝勒弘明之子。袭辅国将军。著有《延芬室集》。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之风。不履仕途,酷爱书籍,遇奇书异籍,必购之而归,虽典衣绝食不顾。

  • 花山节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采山坪、采花山、跳花山等。贵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较为盛行。是隆重节日之一。节期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或七月。行期可达10余天,连续在几个花山的广场上进行活动。贵

  • 和林路总管府

    见“和宁路总管府”(1450页)。

  • 帖哥

    见“铁哥”(1876页)。

  • 乌思藏卫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六年(1373)二月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卫指挥使1员,正三品;指挥同知2员,从三品;指挥佥事4员,正四品;卫镇抚2员,从五品。以故元国

  • 呼伦贝尔卡伦

    清朝在呼伦贝尔中俄边界上所设的巡防哨所。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阿巴该图界约》后置,共12处。每卡伦设官1员、兵30名,两卡伦间设1鄂博。12卡伦即察罕敖拉、苏克特依

  • 蛋婚

    锡伯族旧婚俗之一。意为指腹订婚。多在姨表、姑表、舅表之间结此亲。也有彼此虽非亲戚,但关系融洽,想通过联姻继续保持密切联系者。通常是在双方女眷怀孕后便言明,倘是生一男一女即结为亲家。解放后,这种婚俗已基

  • 克新和卓

    见“喀申和卓”(2206页)。

  • 玛涅克尔

    清代部分鄂伦春人的别称。名称来源“玛纳依尔”氏族名。清初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一带,17世纪南迁后,成为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鄂伦春人(或说其南迁游猎于今呼玛尔河一带

  • 行人部落青稞种子借据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15号卷子。系民间土地转让及借种籽的契约。全卷藏文共10行,正面8行,背面2行。该卷载:“蛇年春。行人部落百姓宋弟弟彼在康木琼有新垦地一突半,本人无力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