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穆尔灵圭

阿穆尔灵圭

1885—1930

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亲王※僧格林沁曾孙,※那尔苏贝勒长子。光绪十六年(1890),父卒,袭贝勒爵。十七年,改袭博多勒噶台亲王爵。由印务协理乌力吉为护理札萨克。在王府内延师读书,先后攻读蒙文,擅长诗词书法。成年后掌管旗政,任御前行走。清末,与喀喇沁郡王贡桑洛尔布、科尔沁左翼前旗郡王棍楚克苏隆等响应“新政”,奏请在蒙旗练新军、办巡警、兴工商、开田地、办学校、改良牧业、改革整顿旗政。宣统二年(1910),联络驻京蒙古王公集资开办“蒙古实业公司”,并在本旗创办小学,实行新式教育。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之为蒙藏院总裁,拒不就职,以本旗札萨克亲王常驻北京。吸***,生活腐化,1930年病死北京。

猜你喜欢

  • 都稽

    汉时南越国郎相。番禺南越人。武帝时,南越王赵建德与丞相吕嘉反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汉伏波、楼船二将军奉命率江淮以南10万师讨之。翌年冬,赵建德与吕嘉战败逃亡入海,他率部降汉,料知吕嘉必走高昌

  • 木雅

    古藏文文献对党项羌及西夏的泛称。藏文称“mi nyag”,汉译“弭药”,或作“木雅”。具体指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东北部的古西夏人后裔住地木雅区。详见“弭药”(1770页)。

  • 勐泐

    古地名。今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傣语音译,意为“黎明之城”。唐南诏时名茫乃道,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始有其名,为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国”(又称“泐国)之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改属车里宣慰司。隆庆

  • 悲篥

    即“觱篥”(2547页)。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埃勒达

    达斡尔语音译。“埃勒”,意为“村”、“屯”;“达”意为“长”、“头目”。即村长或屯长。

  • 民族同化

    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它是从民族产生以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的历史现象。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一种民族歧视、

  • 相加班

    见“相儿加思”(1573页)。

  • 河西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民户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

  • 舍毕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