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益喜次臣嘉措

阿旺益喜次臣嘉措

1818—1876

清代西藏热振寺三世(一作九世)呼图克图。生于欧柱鼎。道光四年(1824),经金瓶掣签,确定为热振活佛转世。七年(1827),为脣征阿齐图诺门罕,入色拉寺习经咒,考取兰占巴学位。十八年(1838),从噶勒丹赤巴受格龙大戒。次年,赏“诺门罕”名号,赐印信。二十五年,奉旨任掌办商上事务。咸丰三年(1853),因查办甘凉等地抢掠番案,调拔土兵,认真出力,赐“哷征阿齐图呼图克图”尊号,准转世,颁哷征阿齐图呼图克图广衍黄法阿齐图呼图克图敕书印信。五年(1855),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圆寂,暂代理掌办商上事务。七年(1857),为八世班禅丹白旺秋举行金瓶掣签,并为其剃发,取法名。次年,亦为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举行金瓶掣签,剃发取法名,同年,奏准任掌办商上事务。十一年(1861)因查办夷情出力,赏“慧灵”名号。同治元年(1862),因布施事,与哲蚌寺、甘丹寺内讧,不胜,携印潜赴京呈诉,经驻藏大臣参奏,诏黜呼图克图名号,注销敕印,不准转世。光绪三年(1877),经众喇嘛禀诉,被启准转世幼子。仍掌该寺事务,赏还名号。

猜你喜欢

  • 希滩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56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喜塔尔河卫,并说清代有喜塔尔河,在宁古塔(治今

  • 吴越春秋

    书名。东汉赵晔撰。原书为12卷,宋以后文献只收录10卷,已佚2卷。记述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盛衰之事,前5卷叙述吴国自太伯迄夫差;后5卷记越国自无余至勾践。采用编年体记事方法。该书不记山川地理,只叙人物

  • 辰州府

    行政区划名。明改辰州路置,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隶湖广布政使司。清初沿用明制,领州1,县六:黔阳、麻阳、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康熙三年(1664),改属湖南。乾隆元年(1736),割黔阳、麻阳属沅州府

  • 鄂温克语

    我国鄂温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及

  • 定远营

    城名。清雍正八年(1730)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建。相传汉为定远侯班超驻在地。旧属宁夏宁朔县,为清帝“御马圈”,有守备1名,驻绿营兵。九年,札萨克多罗郡王额驸阿宝受命居其地。城依山成势,建筑仿北京,街穿

  • 颇里八部

    见“婆离八部”(2128页)。

  • 牲丁

    清代内务府、宗室王公府所属从事打猎及采捕等役的包衣壮丁。畿辅者如密云的枪手、鹰手,东安、武清的雀户;盛京等处的网户、猎户;吉林打牲乌拉的珠户、参丁等,是为牲丁。吉林打牲乌拉总管(正三品)所辖牲丁,包括

  • 孟子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儒家经典。写本。一种类隶书体,蝴蝶装。残本,存22面,面21×4厘米,面9行,行间有竖格线。正文满格,行15—16字,注解低一格。注释为西夏人佚名作。内容为第八章《离娄章句下》。另一种为行

  • 察罕托洛亥

    地名。又作“察罕托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托洛亥”谓“头”,意译为“白云山”。亦名察罕城。位于青海省哈拉图西,南滨倒淌河。清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会盟于此。雍正元年(1723)

  • 杂空乃

    旧时西藏则拉宗藏传佛教宁玛教派(红教)寺庙。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沿岸的山坡上。为藏族著名的香巴噶举僧人汤东杰布(1385—1464)所创建,伊始属噶举派(白教)寺院。相传汤东杰布应珞巴族首领之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