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罕山
元代山名。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东南部宗海尔汗山。山北建※称海城(又作镇海城),为岭北重要屯田基地和边防重镇。长春真人西行谒成吉思汗,还经此。一说即《元史·镇海传》之阿鲁欢。该地有许多汉民工匠居住,设有阿不罕部工匠总管府。
元代山名。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东南部宗海尔汗山。山北建※称海城(又作镇海城),为岭北重要屯田基地和边防重镇。长春真人西行谒成吉思汗,还经此。一说即《元史·镇海传》之阿鲁欢。该地有许多汉民工匠居住,设有阿不罕部工匠总管府。
古族名。又作锅圈苗、锅圈革老。以妇女发型如锅圈得名。此称始见于清代。今统称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大定(今大方县)、平远(今织金县)等地。男子以葛织斜文布为衣。妇女用青布笼发成锅圈状,着短衣、
沙俄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习称《瑷珲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今黑龙江省爱辉)签订。康熙二十八年(1689)签
书名。记载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元年(1644)朝鲜王世子李、二王子李淏、麟坪大君留在沈阳为质期间的记录。该书除记述朝鲜质子人等在沈阳的生活琐事外,对跟随清太宗征
416—488北魏宗室。或作拓跋佗、拓跋它、直勤它大翰。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泰常六年(421),父卒,袭爵。史称其性忠厚,武艺过人。延和三年(434),从世祖拓跋焘镇压山
即“掩㴲水”(2037页)。
原始的挖掘工具之一。鄂伦春语音译,亦译作“乌乐文”。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过去鄂伦春人以游猎为生,辅以捕渔和采集。此工具以木为之,长约1米,直径3公分,将细头削成扁尖形,用以挖掘块根植
元代汉语白话。对伊斯兰教请真寺的称谓。伊斯兰教徒称为“达失蛮”。一说此称原自阿拉伯语。
高山族语音译。台湾地名。亦作哈仔难、甲子兰、蛤仔兰等。位于台湾东北部,今称宜兰。为“三十六社土番之地”。清统一台湾后,大陆移民多次欲深入此地开垦,都因遭当地高山族人的反对而入垦未成。嘉庆(1796—1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噶济格接本部左翼右旗界,西至巴尔鲁克接札哈沁游牧界,南至札木图接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北至哈勒占和硕接札哈沁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初,普尔普车棱族
见“宝物公主”(1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