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鉤町

鉤町

古国名。一作钩町、勾町。秦至西汉时为夜郎国西南部小邑之一。约当今云南广南县境。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钩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及族众,从汉军追杀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等邑叛众。因功被立为钩町王。河平(公元前28—前25年)中,钩町王禹与夜郎王兴、漏卧侯俞连年相攻。汉遣使谕和,不听。及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禹与俞震恐,入粟千斛及牛羊劳吏士。王莽改汉制,贬钩町王为侯。钩町王邯怨恨,被牂柯大尹周钦所杀。邯之弟承举兵,攻杀周钦。州郡派兵征讨,不能克。三边诸族纷起反抗,杀益州大尹程隆。东汉兴,始平。蜀汉时,地属南中兴古郡。其民有蛮、僚、僰等族。钩町国主体民族乃濮人之国,王姓毋。从事农耕牧业。其地今有苗、布依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纠哈汉

    即“恩克那力纠哈汗”(1871页)。

  • 伊桑阿

    1638—170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先世居瓦尔喀。顺治进士。自康熙七年(1668)起,历任刑部郎中、内阁学士和礼部、户部右侍郎。十六年(1677),擢工部尚书,旋调吏部。时“三藩”

  • 法河卫

    见“甫河卫”(1047页)。

  • 李元谅

    ?—805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苏前联交界一带)。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抚养,改姓名为骆元光。及长,从军备宿卫,积劳至镇国军副使。建中四年(783),德宗以兵变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华

  • 杨统

    东晋时前仇池国宗室。君主※杨俊之子。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东晋太和三年(368),受晋封为宁东将军、武都太守。五年,兄杨世卒,侄杨纂继位,遂率武都之众与纂争国,两军相攻。咸安元年(371)

  • 忽都

    ①亦作“忽土”。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与人同受福”及“福祐”等意。金代有以此命地名及人名者。如金上京会宁府(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伐辽誓师之地汉名“得胜陀”,女真语为

  • 都指挥佥事

    见“都指挥使”(1817页)。

  • 瓯里本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爪儿图

    见“炒花”(1502页)。

  • 呼兰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界兴东道大通县,西邻肇州厅,南连吉林滨江厅阿城县,北接绥化府。辽以前沿革与※龙江府同。辽属生女真及江宁州北境。金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