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贡唐·丹白准美

贡唐·丹白准美

1762—1823

拉卜楞寺贡唐仓第三世活佛、学者。又称衮秋丹白准美。生于英武乡浪坎木村(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美仁乡得合茂村)。出身贫苦农民之家。5岁入扎西曲岭之佐格寺。7岁被确认为二世贡唐仓活佛转世灵童,迎入拉卜楞寺,坐床后,为贡唐仓三世活佛。后从嘉木样二世吉美旺波受沙弥戒,取名衮秋丹白准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赴西藏拉萨深造,在哲蚌寺果芒扎仓从隆多喇嘛等名师学法。四十八年(1783),随八世达赖强白嘉措受比丘戒。五十二年(1787),获西藏寺院最高僧侣学位“拉让巴格西”。次年,返拉卜楞寺,协助嘉木样二世主持教务。五十六年(1791),嘉木样圆寂后,于五十八年(1793)出任拉卜楞寺第二十一任法台,达10年之久。学识渊博,名传藏区,清嘉庆帝赐其呼图克图尊号。著作11部、收入《贡唐·丹白准美全集》,内容论及佛教之显密佛典、五明之学。所著《入中论科判》、《克珠丹僧大师教诫释》、《戒律训言集要》、《米拉日巴教诫释》、《黄教兴盛祈愿文》等,广为藏区僧众传诵,以《水喻格言》、《木喻格言》(通称《水树格言》)为最精,为人称道。此书有拉卜楞寺木刻版传世,今有排印本。所著《藏语口语(安多方言)》一书,对十八世纪藏语安多方言有深入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前苏联、匈牙利、日本、美国学者对其著作亦有专门研究。

猜你喜欢

  • 希日格热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糕点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发酵的稷子米面卷成8字形用油炸熟而成。达斡尔族多于年节时制作、食用,遇有婚丧亦以之款待客人。

  • 监氏城

    见“蓝市城”(2316页)。

  • 思南王

    傣语作“混诺罕”。傣族对麓川思氏政权历代统治者的通称。滇西一带傣族传说,麓川的第一世思南王是白虎转世,数百年间,其地曾出现过数个能征善战的领袖。据说瑞丽广贺罕就是王宫所在处,此地在一小山丘上,周围数里

  • 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或“山客”等。史书上称“畬民”、“畲客”或“峯民”、“峯客”。畲,音she(奢),意指刀耕火种或巢居的民族。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5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

  • 沙扎

    藏语音译。全称沙扎沃巴。西藏贵族家族之一。源于甘丹寺山下庄园名。早期为沙拉沃巴,出现于《五世达赖喇嘛传》内,八世达赖喇嘛时改称沙扎沃巴。18世纪前期已衰落,乾隆十六年(1751)噶厦政府重新分配庄园,

  • 喜昌

    ?—1891清朝大臣。字桂亭。满洲镶白旗人。葛济勒氏。世居吉林。初从征捻军,累功至协领。河内之役,以少胜多,功尤最,晋副都统。光绪四年(1878),授西宁办事大臣。六年,调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以沙俄军

  • 察哈尔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机构。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察哈尔徙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每翼为1昂吉,置8佐领。营设领队大臣一人,由满族官员担任。每昂吉设总管和副总管各1人,由佐领擢用,办理八旗事务。

  • 月赤察儿

    1249—1311元朝大臣。又译月赤彻儿、月失察儿、月赤察而。蒙古许兀慎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忽曾孙,失烈门子。16岁入怯薛(护卫军),任博尔赤,司御膳。至元十七年(1280),任怯薛长之一。

  • 建章王

    大成国农民革命领袖之一黄鼎凤(贵县壮族)的称号。见“黄鼎凤”(2020页)、“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燕齐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农奴。又译颜齐、彦齐、烟齐等。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充当跟随、仆役等。不纳赋税。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规定了各级伯克的品级,并按品级高低额定其役使燕齐的户数。最高的三品阿奇木伯克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