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京

西京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自东汉定都洛阳,因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汉都城,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隋、唐(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至上元元年即760年一度改称中京,以凤翔曾为两京失陷时唐肃宗驻地,升凤翔为府,建号西京)因之。唐宝应元年(762)置五京(五都)后,我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模仿中原王朝或有东京、西京之置,或有五京之设。 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设。地本高句丽中心地区,在渤海国境西南,因名。故址大多认为在今吉林浑江市临江镇,一说在临江镇西南鸭绿江旁葫芦套村对岸的长城里。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鸭渌府。渤海国亡后废。②※南诏国寻阁劝为王时(808—809),以拓东城(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门外)为东京,以王城阳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县)在其西,称西京。世隆称帝(公元859年)后,改称中都。 ③沙陀族李存勖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灭后梁称帝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市),遂以其称帝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治今山西太原市)为西京,魏州为东京,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为北都。同年十一月,废镇州北都之称,仍称镇州;太原府废西京之称,称北都;复唐旧制,以永平军(治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西京)。 ④沙陀族石敬瑭,依靠契丹贵族于后唐清泰三年(936)灭后唐,建国号晋(史称后晋)。后晋于天福三年自东都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迁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以方位遂称开封府为东京,废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西京之称,以河南府为西京,其名历经后汉、后周至北宋不改。 ⑤契丹国五京之一。辽重熙十三年(1044)置。在此之前,辽已有上京、东京、南京、中京之设,是年,辽兴宗以云州大同府治所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升为西京,辽五京之制方备。其地在北魏时一度(398—494)为都城,辽时为西部重镇,非亲王不得主之,故升为西京。辽西京道治所设此。城方圆20里,门4。 ⑥金五京之一。金承辽旧,仍以辽西京为西京。天会三年(1125),金太宗在此建金太祖原庙。大定五年(1165),金世宗在此建宫室。金西京路治所亦设此,先后于此置西京路兵马都部署司、西京路都总管府和留守司。所设地方行政机构仍曰大同府。金亡,元初仍称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单称大同,相沿至今。现存辽清宁八年(1062)所建上、下华严寺,该寺打破一般佛寺坐北朝南惯例,坐西向东,体现了草原民族屋门皆向东,“如车帐之法”的特点,1961年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猜你喜欢

  • 即“乌珠留若鞮单于”(353页)。

  • 南苏水

    古水名。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县境内。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或说为赫尔苏河(亦称外辽河,即今东辽河);一说是辉发河及其流入后之松花江;有说为辉发河支流柳河;亦有说在辽宁金县境内,今通说为辽宁新宾

  • 黎在

    宋代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率部居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一带,统领黎州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号称“百蛮都王”或“都蛮王”。与宋朝哭系密切。天圣八年(1030)遣卑郎、离灭贡方物。九年,受封为保

  • 达尔哥拉卜他卡

    烤鱼片。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旧时吃鱼的方法之一。多用鲤、鲟、鳇、胖头等较肥的鱼烤制。一般加盐和拌上江葱(赫哲语称“恩古特”)即可食,喜吃辣的加一些野辣椒

  • 汪世显

    1195—1243金朝及蒙古国大臣。字仲明。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系出蒙古汪古部,遂以汪为氏。原仕金,初为百夫长,历同知平凉府事、陇州防御史、巩昌府治中、同知。与巩昌府总帅完颜仲德共拒蒙古军。金

  • 温特合

    一种圆锥形的临时住所。赫哲语音译。亦作“温吐库”。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人旧时冬季外出狩猎人少时搭盖的住所。形同※撮罗昂库,但较小,搭法与覆盖物也不同。有的以若干根高7尺多、直径6

  • 敦煌禅宗藏文文献

    敦煌藏文佛教文书。见伯字116、117、121、812及813等号卷子。内容均与敦煌佛教禅宗有关。116号卷子系有关敦煌地方禅宗大师论述禅宗的残卷集,其中有摩诃衍大乘禅师于公元794年自逻娑(今拉萨)

  • 和州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在西州,后称和州而得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大方广佛华严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佛经。译自唐实叉难陀八十卷本。活字本,梵夹装。西夏文译者佚名。卷首西夏文题名“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御校”,校者为西夏仁宗仁孝尊号。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现北京图书馆

  • 上党丁零

    见“并州丁零”(8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