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衣杜

衣杜

旧时纳西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纳西语音译。意为“住宅”,引伸为“亲族”之意。流行于云南永宁纳西族地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的※斯日(女儿氏族)。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分裂为若干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衣社。同一母系血缘的衣社,同住一幢房屋,形成一个亲族。在其逐步向各种形式家庭演变后,成为家庭的泛称。旧时为提供封建劳役和贡纳的单位,社会职能类似阶级社会的个体家庭。但又不完全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家庭,而是比母系氏族更小,血缘关系更加密切的母系血缘组织,故可称之为“母系亲族”,在有的学术著作中名之曰“母系家庭”。

猜你喜欢

  • 木市

    明代在辽东地区开设的互市。以木材交易为主,区别于以马匹等牲畜交易为主的※马市。东北蒙古兀良哈三卫地区及女真地区盛产优质木材,而明朝因不断大兴土木工程,木料奇缺。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廷应朵颜卫头

  • 哈连

    见“阿苏特”(1207页)。

  • 清代藏事辑要续编

    书名。吴丰培辑。1册,分上、下卷和纲目。为张其勤著《清代藏事辑要》续编。张著起清初,迄同治。续编辑者鉴于光绪朝内政、外交最为繁重、有关清代西藏史料甚多,因取朱寿朋所编《光绪朝东华录》中有关藏事,一一摘

  • 敌烈麻都

    契丹语官名。《辽史·国语解》称:“敌烈麻都,掌礼官。”契丹王朝置有敌烈麻都司,负责宫廷礼仪,属北面朝官。下设敌烈麻都、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官职。凡宫廷举行大礼,如※祭山仪、※瑟瑟仪、拜陵仪、腊仪等

  • 河东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彝名“尼木立立土司”。远祖普卜为大理彝民,宋末降附蒙古军后随征建昌(今四川西昌)。至元十六年(1279),特授建昌世袭镇国上将军、建昌宣慰使司(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遂在此设衙定居

  • 忽都答儿

    元朝大臣。又译忽都带儿、忽都察儿等。蒙古人。世祖至元三年(1266),任中书左丞相。四年,降平章政事。七年,复为左丞相。十二年,请上皇帝、皇后尊号,未获允。二十一年,赐其怯薛江南户钞武冈路新宁县5千户

  • 却图汗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 阿鲁丁

    见“玉元鼎”(475页)。

  • 乌拉玉兹

    见“右部哈萨克”(460页)。

  • 朵鲁不

    见“萧朵鲁不”(20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