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音译《哈敦·温都苏鲁·额尔德尼因·托卜赤》,汉译作《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简称《珍宝史纲》,今通称《蒙古源流》。东蒙古鄂尔多斯部乌审旗※萨囊彻辰以蒙文撰写。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作者汇集《本义必用经》、《红册》、《白史》、《汗统记》、《大黄史》等7种蒙、藏文典籍、重要蒙文史料以及民间口传、史话等,并结合自身经历、见闻综括成书。内容广泛,记述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和传播,印度、西藏诸王世系,蒙古古代史,成吉思汗的业绩,元朝诸帝,忽必烈兴佛教,元惠宗(顺帝)失国,北元汗系,东西蒙古之间的斗争,达延汗统一蒙古,后金的兴起及征服蒙古各部等,书首尾有前言和跋语。该书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最完整的代表作,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同被誉为蒙古三大历史著作。其后半部是研究明代蒙古各部及其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军事、蒙汉关系、蒙藏关系、蒙古佛教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作者有渊博的知识和史学、文学修养,其收录的民间传说、诗歌和谚语,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故亦是研究蒙古语言和文学的重要资料。本书的内容、体例对后世的蒙古文史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书后即在蒙古族中广为传抄,至今发现十几种抄本流传国内外。原书未分章节,各国在刊行或转译时将其分成3、 8、 10等不同章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将其家传抄本进呈乾隆帝。四十二年(1777),馆臣奉敕译成满文,并由满文转译为汉文,分8卷,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1933年经沈曾植、张尔田校勘注释,刊行《蒙古源流笺证》8卷。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据喀尔喀土谢图汗家藏古抄本,校以鄂尔多斯抄本和该国图书馆收藏的另一抄本,在乌兰巴托出版,称库伦本。196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将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拉克勒德陵地方发现的抄本影印出版。此外,俄国人施密特将其收藏抄本于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称施密特本。1981年,内蒙古学者道润梯步据蒙文抄本重译为汉文。以满、汉、德、日等文字翻译出版的书近20种。从18世纪开始,国内外先后对此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和注释。1962年,在呼和浩特举地了《蒙古源流》成书300周年纪念会。

猜你喜欢

  • 宇妥巴彭措班丹

    1860—191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族。曾任孜恰等官职。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任噶伦。次年,英军侵略西藏时,与英军司令荣赫鹏在浪卡子会谈,后又为商订《拉萨条约》主要谈判

  • 弘始

    后秦高祖文恒帝姚兴年号。399—416年,凡18年。

  • 奚斤

    369—448①北魏大臣。亦作达奚斤。鲜卑达奚氏(后改奚氏)奚箪之子。世典马牧。史称其机敏有识度,善于谈论。登国(386—396)初,与长孙肥等俱统禁兵,后为侍郎。随拓跋珪征慕容宝于参合陂。皇始(39

  • 后唐献祖

    见“李国昌”(1036页)。

  • 李存信

    862—902唐末晋王李克用部将。本姓张,名污落。回鹘人。张君政子。唐大中(847—860)初,其父随怀化郡李思忠内附,遂家居云中合罗川。少善骑射,晓四夷语,通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李国昌亲信。后从

  • 梅古悉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隶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

  • 觉支

    见“僾尼”(2249页)。

  • 龙咀

    明代建水州纳更山哈尼族首领。明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务,世领其所垦土地。洪武(1368—1398)中,以率众开荒及御交趾兵入侵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后授纳

  • 赵信城

    汉代匈奴城名。位于阗颜山(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附近。赵信原为匈奴小王,降汉,封翕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以前将军随卫青击匈奴,失利,复降匈奴,封为“自次王”,位尊仅次于单于,单

  • 红围

    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北方渔猎民族对猎捕商品性野兽的统称。通常称夏季四至六月猎取鹿茸的季节为“红围期”,因鹿茸是贵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