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命名法

蒙古命名法

蒙古人取名的习俗。新生婴儿出生,由父母命名,方法有多种,多取吉祥、美好之意,或以婴儿出生时发生的大事、新鲜事命名,如成吉思汗出生时,正值其父也速该战胜塔塔儿部,俘获其首领铁木真,遂取名铁木真,以志具武功;或以突发事情命名,如成吉思汗子术赤是其母从蔑儿乞部救归途中所生,故名,有突然降生于世之意;或以特征命名,如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有美妇之意;或以族属命名,如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之一子,因是娶孕妇所生,取名札只刺歹,有外姓人之意。或以身世、地位命名,如伯颜(富人)、那颜(官人);或以特长命名,如拔都(勇士)、蔑儿干(善射者)等等。有时父母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婴儿命名。她命名时宴请四邻、亲友。自喇嘛教传入蒙古后,有的则请喇嘛命名,如鄂齐尔(蒙语意为金刚),布尔罕(蒙语意为佛),故名具有宗教含义。除命名外,有时也以反映其社会地位的尊号或荣衔称之,如尊号成吉思汗、杯禄汗;封号达尔汉、吉囊等等。故蒙古人常常一人有几个称呼。明代以后在汉族的影响下,蒙古人也有取汉名的。

猜你喜欢

  • 乜富架

    ?—1494明弘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都匀人。苗族。弘治五年(1492),自称都顺王,与苗民长脚等率众起义。攻都匀、清平(今凯里),继绝川滇交通。明贵州巡抚都御史邓廷钻(瓒)率兵8万镇压。七年,兵备

  • 马哈麻火者

    明代哈密头领。又译作马马火者。永乐四年(1406),明廷建哈密卫,任指挥。翌年,至京贡马,赐以钞币。

  • 伊尹模

    即“男武”(1080页)。

  • 南苏水

    古水名。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县境内。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或说为赫尔苏河(亦称外辽河,即今东辽河);一说是辉发河及其流入后之松花江;有说为辉发河支流柳河;亦有说在辽宁金县境内,今通说为辽宁新宾

  • 习办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易□”,中书位六大之一。位在第四。

  • 文济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元统二年(1334),世祖子脱欢次子蛮子始受封。其子不花帖木儿(又作帖木儿不花)袭封。

  • 乌延氏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参见“乌延部”(334页)。

  • 拓跋沙漠汗

    ?—277鲜卑拓跋部贵族。※拓跋力微子。自三国魏景元二年(261)始,质子魏晋之都洛阳,习观风土,接受汉文化,穿汉服,学弹丸武艺,英姿瑰伟,为朝士所仰。晋泰始三年(267),以父年迈求归,晋武帝具礼护

  •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侍卫亲军中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3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3门。设门尉3、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1。也被

  • 嘎荣

    赫哲族妇女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嘎如恩”,意为“鱼皮套裤”。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男女过去皆穿鱼皮套裤,有上端为齐口、斜口两种,斜口为男人所穿,称“敖约克”;此为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