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思温

萧思温

?—970

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牙。穆宗时,授南京留守,深得宠任。应历八年(958),后周攻易州,奉命领兵抗御,畏暑不前,仅掠沿边数城即归。九年四月,为抵御后周世宗亲兵北伐,受任兵马都总管,未逾月,即失益津(今河北霸县北)、瓦桥(今河北雄县)、淤口(霸县东)3关,固安受迫,面对严重形势,束手无策。五月,易、瀛、莫3州失陷,南京(今北京)告紧。恐朝廷罪己,表请穆宗亲征。后因周世宗病故,退兵,方解南京之危。十年(960)六月,奉诏领3部兵增援石州(今山西离石),为宋兵所败,城陷。经年屡败兵,为时人所不屑。然官事亨通。十九年(969),随穆宗游猎,穆宗被庖人所杀,即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拥景宗贤即位,以功擢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寻加尚书令,封魏王。女萧绰被册为皇后。保宁二年(970)五月,随景宗出猎医巫闾山,被高勋等谋害,追封楚国王。

猜你喜欢

  • 史伏念

    即“阿史那伏念”(1232页)。

  • 百夷传

    书名。1卷。钱古训(号坚斋,浙江余姚人)、李思聪(湖广桂阳人)撰。成书于明洪武年间。二人均为洪武时进士,同官行人司行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奉使缅甸及百夷(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调解云南

  • 西原蛮

    唐代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黄峒蛮、乌武僚、峒僚。东汉至隋唐时称乌浒人(与“乌武”同音异写)。居地中心在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三角洲地带),故名。因其首领多黄姓,如黄乾曜、黄少卿等,故又有“黄峒蛮”之称。

  • 芬问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芬阿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郁羽陵(一作羽陵)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

  • 哈格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燕麦面粉。达斡尔语音译。20世纪初以前燕麦是达斡尔族的农作物之一。除碾成米与鲜奶或狍子肉熬粥外,即制成“哈格”。方法是:将燕麦米炒熟后磨成粉过筛,取其面粉,即成,随时可食,类似

  • 卡尔信

    见“宗”(1523页)。

  • 焉支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焉耆山、燕支山、删丹山。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永昌县西。其地树木繁茂,水草丰饶,冬暖夏凉,为匈奴人重要驻牧地,与生计攸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

  • 撂抛子

    见“浩尔畏”(1934页)。

  • 索南达吉

    清代西藏贵族。后藏托布加拉日岗地方人。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父。为六世班禅家族之亲属。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子被确认为七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噶厦照例赐庄园、百姓,成

  • 论邕州事宜

    论著。治理邕州羁縻州论文。一篇。北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撰。内称:应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之实际情况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今广西壮族地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