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布增苏勒和木

罗布增苏勒和木

清代蒙医药物学家。18世纪察哈尔人。通蒙、藏文,精通蒙医药物。以藏文写有数种医学著作:《认药学》(藏文名《满乌西吉德》),全书4册,即“珠宝、土、石类认药学”、“木、汤、滋补类认药学”、“草类认药学”、“盐、灰、动物产品认药学”。药物按类分成10篇,描述药物的形态,为认药、采药及研究药物提供了依据。全书共148页,以木刻版印行;《油剂制法》(藏文名《巴斯满玛扎苏勒》),内容包括奶油药制法、药沐术疗、疟疾和梅毒之医治、皮肤病种、种牛痘法等,并辑录了金丹等汉医验方,全书16页,为木刻本;《脉诊概要》(藏文名《扎达嘎苏勒道兑》),以脉诊为主要内容,并叙及放血的脉络穴位。全书26页,为木刻本。

猜你喜欢

  • 阿哀

    明代云南定边县土官。傣族。定边县丞阿鲁嫡孙。祖父年迈告退,因其父阿吾不通汉语,由其赴京进贡告替。洪武二十九年(1396),从其请,袭楚雄州定边县县丞。永乐元年(1403),进言:僰种(傣族)赋性温良,

  • 沈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会十五年(1137),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受封;天德(1149—1153)初,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司徒张通古受封;大定二年(1162),太宗子完颜斛孛束追封,七年(1167),完颜

  • 肝酒

    壮族民间风味饮料。流行于广西柳江、融安、鹿寨、来宾、宾阳、邕宁、上林、都安等地。制法:以米酒和鸡肝、鸭肝、猪肝、羊肝等为原料,先用瓦罐把米酒煮开,将煮熟的肝类切成薄片,放少量于酒杯中,再将烫酒注入杯中

  • 黄乃亥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青海同仁县隆务镇西北之山区,东接麻巴和四寨子两个部落,南连曲麻部落,西近兰采,北临尖扎县之类扎滩部落。原称黄日年藏维古,是同仁四维古之一,也是同仁十二族之一,为一个千户部落。“黄乃亥”

  • 木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伦卫。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四年(1406)所设麦兰河卫、永乐五年正月所设木兰河卫均称作穆伦河卫。

  • 支谶

    见“支娄迦谶”(268页)。

  • 青海夷情衙门

    见“西宁办事大臣” (713页)。

  • 亏容甸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明属临安府。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唐归铁容甸部。元初,部长阿附(哈尼族),世守兹土,隶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授正长官,世袭。改隶临安。治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下亏容。其

  • 市舶抽分

    元代赋敛形式之一。指对舶货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见“抽分”(1364页)。

  • 大林牙院

    见“林牙”(1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