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契丹、女真、蒙古对北方杂居诸族人的泛称。又作“”。一说“”为契丹字,“”为汉字,用时相混;一说汉字“”是契丹字“”的译字;一说两字皆是汉字,“”为正宗,“”为俗写体,或为别字。“”字最早见于《楚辞》。其音诸说纷纭,据《广韵》音“居黝反”,另说有纠(“”字的俗写体)、军(“军”字对音,失去鼻音)、又、主、主因、哈喇、出、查、札、敌等。《辽史·国语解》称:“糺,军名。”“遥辇糺,遥辇帐下军也。”《百官志》录有“十二行糺军”、“各宫分糺军”、“遥辇糺军”、“各部族糺军”、“群牧二糺军”等;《部族志》有“边防糺户”之载;《金史·兵志》记:“东北路部族乣军曰迭刺部、曰唐古部,二部五乣。……西北、西南二路之乣军十(实为九),曰苏谟典乣、曰耶刺都乣、曰骨典乣、唐古乣、霞马乣、本典乣、萌骨乣、咩乣、胡都乣,凡九。”元代亦置,《黑鞑事略》:“其军……五十骑为一纠。”是称之义,诸家所说不一。一说,为对北方杂居各族人的泛称,各代具体内容又有不同,辽时专指北边被征服各族人(不包括汉人、渤海人);金代指汉人、渤海人、契丹人之外的北边各族人,包括蒙古草原各族人等;蒙古时指包括契丹、女真、汉人等在内的北方被征服各族人。由这些人组成的军队称糺军;一说,“”军是辽金以边地诸部组织的军队,除征战外,以游防镇戍为主:一说糺即“军”意,“五院糺”即“五院军”,因契丹保持部落生活习惯,各部族即是生产组织,又是军事组织,兵民合一,故“”有时也指“部”,至金元时代,涵义有变化,糺军专指原辽朝统治下各部落人组成的军队。

猜你喜欢

  • 隆庆封贡

    即“俺答封贡”(1885页)。

  • 莫高窟

    中国著名佛教石窟建筑群。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因此地原名莫高乡,故名。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相传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

  • 楼畬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每1楼畲撒播种子3斗7升至5斗。租种一楼畬土地,交纳地租3斗。

  • 哈里杂特

    清末新疆少数民族官员。伊犁人。维吾尔族。咸丰四年(1854),担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头等台吉。因私占官地、强迫属下农民代交粮赋,被革去所授散秩大臣及阿奇木伯克职衔,降授三等台吉。

  • 库车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库车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库车。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8员,分管印房、粮饷、军台诸事。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同治三年(1864),因被起义军攻杀,位缺。光绪十

  • 司伦

    藏语音译,又作伦庆。原西藏地方政府一种非常设性官职名。为达赖喇嘛和※噶厦间的承转者。通常由俗官充任。1912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辅助自己综理政务而增设。当时由夏扎与雪康二※噶伦升任,后例由达

  • 阿里罕

    即“完颜宗尹”(1155页)。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皇室专用牧场,供奉宫廷乘骑、食用及祭祀所需牲畜。位于独石口外。东至古尔板库德界,西邻察哈尔正白旗,南接插汉噶尔特段长城,北抵察哈尔镶白旗界。厂官吏驻博罗城。其地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

  • 哥力各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称作古***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达拉特部,故亦称打郎台吉、打喇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六子。驻牧于大同得胜堡塞外300余里处的垛兰我肯山后。在得胜堡与明互市。有子

  • 段实

    ?—1282元代云南大理第二代总管。亦称信苴日,或作段日、信苴实。白族。大理人。※段兴智弟(一作子)。宋理宗宝祐四年(元宪宗六年,1256),段兴智偕段福(信苴福)率爨僰军(亦作寸白军,以白族为主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