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布多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1730),清朝与准噶尔关系恶化,于其地筑土城,令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军万人往驻。寻以噶尔丹策零势炽,移兵驻察罕廋尔,城废。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一人驻扎,辖札哈沁、明阿特、科布多额鲁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及杜尔伯特左、右翼等各旗。同治三年(1864),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地区。光绪九年(1883),又通过《中俄科塔界约》,割占阿尔泰乌梁海西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令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县),统辖阿尔泰乌梁海东部及新土尔扈特和新和硕特二部地,以其余地区隶参赞大臣。1912年,由于沙俄政府策动,被喀尔喀封建主占领,宣布“独立”。

猜你喜欢

  • 关于杜尔本一卫拉特人的故事

    书名。一称“四卫拉特史”。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巴图尔乌巴什丘缅著。原著为托忒文。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中叙述卫拉特各部源流、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过、喀尔喀乌巴什珲台吉攻掠卫拉特

  • 格林河卫

    见“葛林卫”(2184页)。

  • 谋克

    见“猛安谋克”(2077页)。

  • 右选

    见“武散官”(1288页)。

  • 福河卫

    见“弗河卫”(670页)。

  • 达木之战

    清代准噶尔部侵扰西藏战役之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妾阿拉布坦借口送婿噶尔丹丹衷(拉藏汗子)及女博托洛克返藏,遣大策凌敦多布率兵6千袭击西藏。拉藏汗与眷属、大臣正避暑于达木,令噶伦颇罗鼐

  • 漂沙

    见“西夜”(691页)。

  • 衮德依

    ?—1791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都拉尔氏。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起义,赐号吉尔孔额巴图鲁,官佐领。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在帕朗古战斗中阵亡,追赠云骑尉世职。

  • 东科尔·达瓦坚赞

    1476—1556东科尔寺一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巴尔康东科尔地方。父绒布隆巴,家贫,以乞讨为生。他幼年出家,赴木雅热甫岗拜师学经。后转赴西藏,在色拉寺下院绒布康村,拜绒布格底曲杰为师,尽学佛典。后返

  • 渐将王

    匈奴官名。分左右。是单于重要辅臣,为※“六角”之一。位在左右温禺鞮王之下,多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晋代作渐尚王,为十六王之一,位在左右於陆王之下,左右朔方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