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桥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一次重要战役。瓦桥关位于宋雄州(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与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合为重关三镇。后晋时,石敬塘曾割让给契丹,显德六年(959),为后周收复。后一直为契丹与北宋边界争夺的要地。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北伐,在辽南京(今北京)北高梁河为契丹军战败,后双方抗争不已,互有胜负。次年十月,辽景宗耶律贤统军南下,进驻固安(今河北固安县),前军进围瓦桥关,于此展开争夺战。据《辽史》所记,十一月一日,宋兵夜袭契丹营地,为突吕不部节度使萧斡及四捷军详稳耶律痕德战却。三日,契丹耶律休哥出军大败宋兵于瓦桥东,宋守将张师引兵击,亦败。九日,耶律休哥涉水猛攻宋陈于水南之大阵,杀伤甚众,进追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十日,宋军反攻,又遭失败。宋太宗闻此,下诏北征。辽景宗得知消息,急令班师,军返南京。时宋太宗驻跸大名府,曾作诗曰:“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石林燕语》卷7)欲再攻契丹南京,为翰林学士李昉等谏阻,返回京师。此后数年间,双方无大战事。

猜你喜欢

  • 随阔

    即“绥可”(1970页)。

  • 像舒治

    邓至羌国开国主。《通典》作像舒理。白水羌人。先世邓至为部落首领,遂以邓至为部落名。《北史》、《魏书》则称“因地名号”。世为部落首领。晋末(刘)宋初,吐谷浑强大,部众受到威胁,遂联合诸羌部,建邓至国,自

  • 白崖

    古地名。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一说勉县西北)。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氐豪杨文德在宋廷支持下,被氐众拥立为主,据此城,自号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一作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 忽思慧

    元朝名医。回回人。善长营养学。天历三年(1330),编成《饮膳正要》3卷,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及蒙古地区的饮食疗法,如牧区的饮食马奶、牛骨髓等,汇饮食营养学和药物学知识为一体,是一部较完整的营养

  • 鲁鉴

    ?—1502明朝将领。蒙古族。其先为西大通(在今甘肃永登西南河桥驿一带)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明朝,太祖朱元璋授为百夫长,令统所部居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父鲁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

  • 赛喀纳

    ?—1688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布赛氏。初任典仪。顺治十四年(1657),授二等侍卫,擢一等侍卫。康熙九年(1670),授护军参领。十四年(1675),随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扎征察哈尔布尔尼,领兵率

  • 尚波于

    宋代秦州(今甘肃天水地区)吐蕃部落首领。居夕阳镇(今甘肃甘谷境)。常率众与宋争夺渭水南岸森林,毁宋之采造务,被边将高防弹压。建隆三年(962),为新任知秦州吴廷祚所招纳,受赐锦袍、银带。后,向宋献伏羌

  • 石弘

    314—335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二世皇帝。333—334年在位。字大雅。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开国主※石勒次子。幼年习经律于杜嘏、续咸,学兵书、击刺于刘征、王阳。初立为世子,领中领

  • 升得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获得自由奴隶的称谓。亦称“阿比辛姑玛”,珞巴语音译,意为“自由人”、“自由奴隶家族”。“升得”所繁衍的后裔在各部落均已形成家族或氏族,其与原主人家族或氏族已建立起一种兄

  • 讨赛篱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